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全面融入人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和全過程,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以及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也是“十四五”規劃的重要內容。
“近年來,數字技術在醫療方面的創新和迭代速度明顯加快,但在優化資源配置的同時,也帶來一些新問題新挑戰。大部分醫療機構間的數據都是割裂的,數據孤島帶來大量的重復勞動,大量數據未能很好挖掘利用,數據的共享與使用缺乏科學管理等。迫切需要對數字化發展進行治理,營造良好數字生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主任醫師敖虎山表示。
敖虎山說,從臨床操作看,共享大數據不僅能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更加精準的判斷標準和參考信息,也可以提高醫學科學研究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從醫院管理看,共享大數據能夠幫助醫院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務效率,建設現代化程度更高的高質量醫療機構;從公共衛生建設看,共享大數據可提高公共衛生監測和反應的速度,更加科學地制定預案,及時準確地實施防控措施;從醫療科技創新看,共享大數據可以大大節約科技創新成本,有利于建立更低磨損度、更精簡、更快速、更有針對性的研發和落地轉化體系,有效破解長期困擾我們的“卡脖子”問題;從醫療保險看,共享大數據可以更全面核算國家醫保支付結算總量和結構情況,準確研判未來發展趨勢,保障醫保資金安全和科學使用,科學測算賠付及服務效率。另外,從患者角度看,共享大數據可以減少重復檢查,減輕負擔,全面了解和參與疾病的診治過程,并進行科學的自我健康管理。
如何打破“數據孤島”現象,建立健康共同體的思路,推動我國醫療行業數字化建設,敖虎山認為:
一是要建立統一的醫療行業數據信息共享平臺。建立國家統一的標準規范體系,將醫療及相關行為產生的數據信息進行標準化,覆蓋醫療行業全鏈條全環節,在統一的平臺上實現整合、存儲、管理和使用功能,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二是建立規范的管理和使用制度,并進行分層管理。建立不同地區不同層級醫院數據管理系統,對于能公開的數據,要適時公開;對于不能公開的數據,要制定包括使用范圍、使用權限、使用者身份認證、數據使用收費標準、數據追溯、保密規范等在內的嚴格的管理和使用制度,統籌便捷與安全。
三是建立完備的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可以參照銀行系統的做法,建立嚴密的醫療大數據安全管理和使用保障系統,通過制度和信息安全技術,做到數據采集、匯聚、管理和使用全程可追蹤、可溯源,防止數據泄露,保護國家安全。
四是要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在醫療大數據建設和管理各環節中,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組建強大的專業化團隊進行管理,科學構建和管理“數據銀行”。
五是做好與現有系統的銜接與整合。充分調研與科學規劃,做好與現有系統的銜接與整合,避免資源浪費,形成全國一張網。
六是推動與醫療大數據有關的設備研發。“數據銀行”需要更多專業的設備來配套實施,因此要推動這個領域的科技創新。
“建立‘數據銀行’能夠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大數據,對研究和指導醫療行為、加快推進智慧醫療體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敖虎山強調,醫療行業的信息和標準一直是世界各國高度關注的問題,關系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我們要在“十四五”期間打破固有的桎梏,以全新的理念和現代技術,建立共享共用的信息平臺,更好地服務于醫療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來源:《人民政協報》 2022年3月2日 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