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優質醫療資源發展不充分、不均衡的矛盾依然存在。促進基層醫療衛生健康發展仍然是實現健康中國的重要舉措,也是目前醫療衛生健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麻醉科主任黃宇光提交了《關于加大基層醫療衛生健康支持力度,避免大醫院“虹吸現象”》的提案。
1. 大醫院的“虹吸現象”不利于基層醫療衛生的健康發展,我國衛生工作方針及重要任務強調“以農村為重點”“以基層為主”,重視實施“分級診療”和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這方面的現狀尚難以滿足人民群眾的實際要求。“看病難、看病貴“的原因比較復雜,但重要原因之一是市場化即資本驅動造成的大醫院“虹吸現 象”。“一些地方超規模、超標準建設醫院”,2014 年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控制公立醫院規模過快擴張的緊急通知》,2022 年1月29日國家衛健委在《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指導原則》 中重點指出公立醫院“不跨省設立分院區”。盡管政策強調,但大型醫院規模擴張依然是現實存在。資本市場需要“企業化“的醫院不斷擴張,通過規模化追求“客戶最大化“,即希望患者越多越好,導致建大醫院滿足市場,增加效益。同時,醫院擴張借助了“地方政府民生形象工程”的東風、借助金融投資對醫療衛生的盲目熱情,以及建設各種“醫學中心”的政策勢頭、借助各種“排行榜”激活的做大做強的動力等,催生了醫院擴張的勢頭。
2.基層醫療衛生健康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在大醫院對醫療資源“虹吸現象”下,基層醫院、老少邊窮醫院和鄉村衛生院等在醫療市場化過程中被弱化的現狀較為普遍,“以農村為重點“、“以基層為重點”及“分級診療” 推進較為艱難。基層醫療機構人員配置短缺現象嚴重,醫療服務勝任力普遍低下。在縣域醫療機構(包括縣鄉村)的醫生隊伍建設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人員短缺、人才激勵機制匱乏、人事薪水偏低、編制管理和崗位吸引力不完善等問題。基層醫療機構專業人員的培訓不規范,專業服務能力較低,基層醫院留不住等,難以滿足廣大基層患者的醫療健康需求。加重了公共財政負擔的同時,“以農村為重點”、“以基層為重點”難以落實,看病難和貴的問題難以緩解。
提案建議
1. 明確規定公立醫院不能走企業擴張的道路,各級政府不能將公立醫院按單純企業管理。國家衛生健康委應與國家金融投資管理部門研究如何嚴格控制醫院規模擴張的金融投資,將相關資金鏈向基層醫療傾斜。相關公立醫院發展文件的制定應避免鼓勵醫院擴張的政策,政策的 “指揮棒”和支持力度向基層醫療機構轉移;
2. 政府要明確規定三甲醫院“助困扶弱”的規劃指標和具體任務,像國家“精準扶貧”戰略一樣,全國“一盤棋”,制定推進“醫療扶貧”工作,優先幫助基層醫療機構培訓培養青年人才,建議各級衛生健康委加強過程監管,明確各級醫療機構的功能定位,醫療扶貧做到項目有時間、任務有要求。充分利用信息系統開展遠程醫療,給基層醫院分享大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多措并舉推進分級診療體系建設;
3.建立以縣醫院為龍頭、縣域醫療機構緊密聯合體,縣醫院在加強醫護人員隊伍建設的同時,著力帶動本縣域的鄉鎮衛生人才的培養和幫扶,建議將鄉鎮衛生健康人員的編制管理納入縣醫院的管理體系,讓鄉鎮醫護人員有歸屬感和獲得感,持續提升縣域醫療整體服務能力建設。在全國設立一批基層醫療機構試點基地,以點帶面,取得經驗持續推進;
4. 加大國家財政對基層醫療的投入,穩住基層醫療基本盤,建立和完善基層醫療機構專業人員的人才激勵機制,改善其薪酬待遇。完善基層醫療人員的晉升考核標準,基層醫療人員的晉升考核標準應以當地患者實際需求為導向,注重實際服務能力和職業成就感。加大對扎根基層醫護人員的宣傳獎勵力度,設立“全國基層好醫生好護士”專項獎勵基金,逐步營造全社會關注愛護基層醫療衛生人員的社會風尚,切實提高基層醫療崗位的吸引力。
(來源:《醫師報》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