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劉德培研究員團隊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信號轉導與靶向治療》發表了“SIRT6 is an epigenetic repressor of thoracic aortic aneurysms via inhibiting inflammation and senescence”(SIRT6通過抑制血管炎癥和衰老預防胸主動脈瘤)的論文。研究報道血管平滑肌SIRT6缺失轉錄上調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的表達,促進血管炎癥和衰老,導致胸主動脈瘤。
胸主動脈瘤(Thoracic Aortic Aneurysms,TAA)起病隱匿,約95%TAA患者無明顯臨床表現,一旦病情進展,可在短期內出現危重并發癥(如血管夾層或破裂),危及患者生命。目前TAA的治療高度依賴于外科手術,缺乏有效治療藥物。臨床數據表明約80%的TAA患者為散發型,并未有家族遺傳史或目前已明確的相關基因突變,而這些散發型TAA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因此散發型TAA的發病機制及診治靶點的探索是亟待解決的重大科學問題。
該研究發現SIRT6在臨床散發型TAA樣本中膜表達顯著降低。血管緊張素II(Angiotensin II, Ang II)刺激促進血管平滑肌SIRT6敲除小鼠TAA的形成及破裂,增加其死亡率以及血管炎癥和衰老。生物信息學及生化分析發現以IL-1β為核心的炎癥反應是SIRT6缺失導致TAA形成的關鍵早期因素。SIRT6通過去乙酰化IL-1β啟動子區域H3K9和H3K56的乙酰化水平轉錄調控IL-1β的表達,進而影響血管炎癥、衰老以及TAA的形成。該研究揭示了去乙酰化酶SIRT6抑制血管炎癥和衰老預防TAA,為散發型TAA的防治提供了表觀干預策略。
本研究工作得到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2021-I2M-1-016, 2022-RC180-03, 2022-I2M-JB-006 和2022-I2M-2-002)等項目資助。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劉德培研究員/陳厚早研究員及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王利研究員為本文共同通訊作者;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丁楊楠博士(現就職于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王婷婷博士(現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生物樣本中心科研負責人)和博士生呂雙杰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四川大學華西二院唐小強副研究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周洲教授和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馬超教授等為本研究提供了大力支持和幫助。
原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3-0145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