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3日至14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以下簡稱“院校”)2025年春季務虛-務實會議在京召開。此次會議聚焦國家發展戰略,深入剖析院校核心基地建設及“雙一流”建設的重點難點,明確新一年度的工作目標與任務,為院校事業發展謀篇布局,激勵中青年人才積極投身院校發展大局。
會議現場
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總結謀劃、學科融通、文化建設、空間建設”四個主題展開深入細致的研討。與會人員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集思廣益、凝聚共識,為院校各項事業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前瞻性、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為院校各項事業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教司有關負責同志、院校領導出席會議,各所院、學院黨政主要負責同志,院校機關各部門負責人,院校中青年人才代表、黨外人士代表參加會議。
王辰院校長發言
王辰院校長在講話中指出,協和醫學實驗室是一種創新機制與體系,核心在于匯聚各方創新資源,產出服務社會的實際成果,而前沿融通研究院則更進一步,致力于思想、理論與技術的深度融合與融通,通過多學科間的緊密協作,集中力量攻克國家面臨的重大難題。各所院、學院要積極推薦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的前沿項目,主動投身到前沿融通研究院的發展中。
教育工作方面。教育是院校最神圣的使命,要高度重視并切實提升教學質量,將教育作為推動更高水平研究和醫療工作的核心動力。院校近年來推出“4+4”“4+2”等創新教育體系,以及準長聘教職制度,都是教育改革的顯著成果,但教務工作尚存不足,各所院、學院務必高度重視,加強本科教學工作,確保教育水平達到一流標準。
文化工作方面。文化是院校高效運行的軟件,是價值觀的集中體現,“文化像空氣一樣看似無形,實則關乎生命”,要將文化建設擺在重要位置,營造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克服“私”“虛假”等不良作風,著力塑造協和人特有的優秀品質和素質。文化建設的具體體現是立足崗位做好本職工作,這也是最根本的政治要求。
學科工作方面。要秉持學科“融通”理念,打破固有壁壘,構建學部-學系、學院的全新體制機制,促進學科的深度交叉與融合融通。學部-學系、學院的設置必須科學合理,充分體現學理和邏輯,各所院、學院要積極醞釀富有特色的學院名稱,共同助力院校學科建設邁向新高度。
管理工作方面。管理工作務必秉持“務實而戒虛”的原則,每一個決策、每一項措施都要實實在在,要力求精準有效,做好導向與支撐,營造良好的管理環境。要建立健全科學高效的管理制度,注重管理創新,優化管理流程,積極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經驗,減少不必要的繁瑣環節,樹立效率意識,提升管理效能。
人才工作方面。要堅持“聚才、育才、選才、養才、用才、成才”的“六才”工作方略,為人才成長提供堅實的支撐。要加大對年輕人的扶持力度,搭建更多展示才能的平臺,提供充足的科研資源和發展機會。年輕人不僅以生理年齡來衡量,更重要的是保持活躍的思維、能力和行為。年輕人要勇挑重擔,積極投身院校發展大局,為院校持續發展和國家醫學事業的進步貢獻智慧和力量。
最后,王辰院校長強調時間是最寶貴的成本,要“務實而戒虛、謀定而后動”,院校上下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工作中,確保各項任務高效、高質量完成,為院校的持續發展和國家醫學事業的進步做出更大貢獻。
鄧海華黨委書記發言
鄧海華書記在講話中指出,當前院校發展處于關鍵時期, 二十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十五五”規劃謀劃等,均為院校發展帶來新機遇與挑戰。鄧海華書記提出三點工作要求:一是找準功能定位,加強隊伍建設。要結合國家需求和“四個面向”,明確職能定位,并據此強化人才和班子建設。院校機關要做好規劃頂層設計,提供高效服務和管理,加強院內外體系融通協同,為各所院、學院發展搭建更高效的合作交流平臺。二是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務虛-務實會議成果需落實到具體工作中,職能部門需拿出具體方案,形成決策并推動落實。要形成強有力的督辦機制,督促各項工作落地見效。再好的規劃與決策,若不落實也只是一紙空文,釘釘子精神就是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確保會議成果轉化為實際工作成效。三是昂揚斗志,攻堅克難。面對問題和挑戰,要勇于擔責,不避難、不逃責。科教、科研、教學工作周期長,當代協和人必須勇挑重擔,為年輕人樹立榜樣,傳承百年協和精神。始終堅持“精精益求精、萬萬無一失”的工作理念和態度,共同為院校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院校領導發言
所院、學院領導代表發言
中青年人才代表發言
院校機關部門負責人代表發言
供稿:辦公室
編輯:戴申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