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第70期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學術沙龍舉行。來自院校協和醫院、腫瘤醫院、整形醫院、基礎所、藥物所、動研所,華中科技大學,首都醫科大學,軍事醫學科學院,北京軍區總醫院和北大人民醫院等單位三十余位專家圍繞“生物機械力與醫學”這一主題進行了交流和討論。華中科技大學教授、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濱分校汪寧教授和醫科院基礎所黃波教授分別做了主題報告。
汪寧教授做了題為“生物力學和生物力醫學(Mechanobiology and Mechanomedicine)”的報告。汪寧教授分享了他在傳統生物力學的基礎上發明細胞磁力扭曲儀并開拓細胞生物力學這一新研究領域的研究經歷,介紹了他利用細胞磁力扭曲儀發現整合素是細胞最主要的力學感受器的研究結果,并介紹了整合素傳遞力學信號的方式和特點。汪寧教授詳細闡述了力學信號與化學信號在信號傳遞方面存在的差異,總結了目前力學信號傳遞的主要途徑,以及他的團隊在機械力是如何激活細胞基因的信號通路的最新研究進展,并對細胞生物力學領域下一階段的發展做了一些展望。
黃波教授作了題為“生物機械力與腫瘤再生細胞休眠”的學術報告。黃教授探討了放療、化療及免疫治療中困擾臨床及科研人員的腫瘤抗性問題,提出腫瘤抗性產生的根源在于少數腫瘤干細胞處于休眠狀態,盡管免疫因素難以殺傷腫瘤干細胞,但卻能夠誘導腫瘤干細胞進入休眠,另一方面黃波教授還詳細介紹了課題組在生物機械力信號誘導腫瘤干細胞進入休眠的研究進展。
與會的專家還分享了機械力在遞送抗血栓藥物的應用、新型不粘材料的研發及在生物醫藥方面的應用價值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生物力醫學作為一個新興的學科,主要是運用力學和工程的基本原理,研究開發可在體外和體內運用的新技術,用來調控生理微環境,從而達到早期診斷、治療和治愈某些復雜疾病的目的。生物力醫學的發展對基礎醫學、轉化醫學和臨床醫學都有重要意義。本次沙龍通過組織細胞生物力學和免疫學領域的專家作報告,促進了與會的專家學者之間進行的深入交流,使大家對細胞生物力學和生物力醫學領域有了一個比較全面深入的了解。
(學術沙龍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