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0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在中國醫學發展大會上發布了《中國2024年度重要醫學進展》,共計13項,分別為:研發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時間窗靜脈溶栓新方案顯著降低患者殘疾率;發現遺傳性耳聾患者的基因治療方案;阿爾茨海默病出現癥狀前18年可精準診斷;揭示一種有效提高糖尿病創面愈合的新型納米酶機制;發現適度肥胖但腰圍低的高齡老年人死亡風險最低;證實成人重組戊型肝炎疫苗的長期有效性;研發靶向共價放射性藥物平臺技術;揭示去甲腎上腺素轉運蛋白底物結合和抑制機制;揭示Gasdermin-D蛋白的激活是炎癥性血腦屏障破壞的關鍵分子機制;研發球囊擴張式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系統;提出基于細菌來源納米囊泡的免疫預激與腫瘤疫苗增效策略;開發用于預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進展時間的深度學習系統;研發可標測腎神經的腎動脈射頻消融設備。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教授系統闡述評價體系的理論框架、構建方法與實踐路徑
遴選活動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咨詢委員會承擔。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嚴格遵循專業性、獨立性原則,采集了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我國學者發表的醫學研究論文、2024年獲批的一類創新藥品、創新醫療器械及優先醫療器械產品,共計31萬余項。基于大數據多元量化評價遴選出118項成果。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咨詢委員會學部委員對上述成果進行通訊評選,遴選出13項重要醫學進展,最終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咨詢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審定。
溫州醫科大學校長、微生物與生物技術藥學專家李校堃教授發布《中國2024年度重要醫學進展》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神經病學(腦血管病方向)專家王擁軍教授主持會議
《中國年度重要醫學進展》的發布旨在貫徹落實“科技三會”精神和《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若干意見》的要求,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導引我國醫學科技創新的發展方向,增強社會對醫學科學的重視。自2020年啟動以來,迄今已連續6年發布。歷年入選的進展作為我國年度重要醫學研究成果代表,得到了社會和業界的廣泛關注。
供稿:信息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