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以來,全球進入新冠疫情第四波流行高峰,省內南京、蘇州、南通等地相繼發生疫情。“爭分奪秒,爭取跑到病毒傳播的前面”,越是這種危急時刻,醫務人員卻越是步履匆匆,逆行向前……
作為江蘇省內唯一一家國家衛生健康委委屬委管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研究所)(以下簡稱“醫科院皮研所”)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迅速響應、全面布控,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廣大青年聞令而動,用無悔的青春、堅定的信念、扎實的專業基礎扛起戰“疫”大旗,用勇毅果敢彰顯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3月16日起,所有南京人一覺醒來都發現行程碼帶“星”了,標志著南京地區風險和管控要求提升。
“我報名”“我可以參加”“我是黨員我先上”……在接到區衛健委關于支援社區開展核酸檢測通知的半小時內,全院30多名青年醫護人員毫不遲疑、踴躍報名參加院所核酸采樣隊,隨時聽從派遣。3月16日上午11點,面對未知的人群、可能暴露感染的風險、長時間的行動不便、嚴格的閉環管理要求等困難挑戰,第一批核酸采樣隊毅然出發了。“你孩子這么小,怎么舍得離開她?”“這個時候是社會需要我,是我作為一名護士、一名青年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更是我的使命!”這是醫科院皮研所四病區一位新晉護士媽媽張巧枝鏗鏘有力的回答!“在婆婆眼里,我是去干大事,是好事;在孩子眼里,媽媽是勇士,在與病毒作斗爭,等打贏了就回來。”激光科護士陳三靜回憶著這段經歷,嘴角露出了純真的笑容。
因支援任務重,人手安排緊張,4月5日,胃出血在家休息不久的年輕護士楊曉雨再也按捺不住了,她帶好藥物,再次報名隨隊到紅山街道支援。“我是一名黨員,組織已經召喚,不想拖后腿。聽到居民一聲謝謝,感覺再苦再累都值了!”帶病出征的青年護士沈麗君笑著說:“行程碼上那顆星太刺眼了,再難我們也要把它摘掉。”
跨過“艷陽天”“倒春寒”,截至4月22日,醫科院皮研所共抽調19批次核酸采樣隊近600人次支援玄武區孝陵衛街道、玄武湖街道、紅山街道等共61個采樣點完成采樣23萬余人份。
立足崗位守好“門”,堅決捍衛疫情防控底線
“你們只管向前,由我來守護后方大本營”
“您好,請出示行程碼、蘇康碼。”“請問您近期是否有發燒、咳嗽、腹瀉?”這是醫科院皮研所預檢分診處重復三年的話語,不漏一句、不漏一人。為最大程度保障群眾正常就醫需求,同時又不讓病毒進入診區,預檢分診處承擔著守好疫情防控第一關的重要職責。長此以往,大家都出現了差不多的“癥狀”——嘴唇爆皮,嗓子眼冒煙,卻沒有一個人叫苦喊累……
作為預檢分診的骨干,青年護士茆心雨每天都是最早到崗,最晚離崗。最長的一天她從早上六點工作到晚上十一點多,護士長擔心她撐不住,她說:“沒事,我年輕,扛得住。”
因部分工作人員抽調參與外援,加之因防控政策調整帶來的預檢分診要求變化,面對復雜多樣的來院人群,預檢分診壓力日增。25班次近70人次志愿者立即增援,切實加強了院內防控合力。“大家沒有猶豫,毅然扛起了這份重擔,謝謝大家挺身而出。”醫科院皮研所團委書記周亮亮對青年志愿者們表示感謝。
“患者不理解、不冷靜我們也要堅持原則,漏掉任何一例陽性病例都是對院內職工、門診患者的極不負責。”面對一名拒不配合、惡言相向企圖“沖卡”的中年男子,常在診室、手術室工作的年輕女醫生黃丹守住了疫情防控底線!
發揮專業技能所及,危難時刻爭當抗疫尖兵
“組織有需要,我義不容辭”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重于泰山。
4月10日中午,5名具備PCR上崗證(從事核酸檢測的資格證明)的檢驗人員1小時內火速集結參加省級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應急隊,緊急支援蘇州及上海核酸檢測。隊員中年齡最小的29歲,最大的也只有35歲。都說三十而立,立的是“信仰之旗”。
“接到通知,我們也驚慌過、緊張過、擔憂過……但關鍵時刻,組織有需要,我們更加義不容辭。”檢驗科青年黨員莫索堅定地回答。
簡單休整后,隊員們被安排在核酸檢測二區(樣本制備區)工作,從生物安全角度看是最危險的區域,也是距離病毒最近的崗位。3位女生負責核酸標本的加樣,嚴格按照加樣的“穩”“準”“緩”要求,每天重復完成“旋蓋-吸樣-加樣-回擰旋蓋”的操作,卻不敢有絲毫大意,因為陽性標本可能就在自己手上;2位男生負責所有樣本提取后的轉板工作,關系到核酸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復檢率,小小的塑料封板必須要嚴絲合縫,半月有余,朱小宇、陳凱已是基地內的“最佳轉板能手”了。
全員核酸檢測背后,新冠“偵察兵”在與時間賽跑。“為了快速出結果,每天都要連續加班5-6個小時。為了盡量不上廁所,我們工作前也盡量少吃少喝。”“能早出一份結果,我們都覺得值。”這是隊員王瓊、王碧偉這段時間的常態。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醫科院皮研所在保障患者正常診療需求、支援屬地疫情防控、守護院內安全穩定方面“三線作戰”,用信念與堅守、實干與奉獻,構筑了堅強的戰“疫”堡壘。各個崗位上,皮研所青年從未缺席,有一份熱,便發一份光,我們相信點點螢火,亦可匯成星河萬丈。
來源:我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