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2024級藥學專業新生黨健銘。非常榮幸能夠站在這里,作為學生代表發言。
首先,祝賀我們從祖國的五湖四海奔赴而來,相聚于協和這所神圣的醫學殿堂,開啟人生的青春篇章。同時,請允許我代表所有新生,向辛勤工作、無私奉獻的老師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對一路支持陪伴我們的家人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因為有你們,汗水和努力開花結果,追夢的道路溫暖明亮,謝謝你們!
自幼我就對神農嘗百草的故事充滿好奇,更敬佩他那種矢志不渝、百折不撓的奉獻精神,后來我閱讀了《本草綱目》《傷寒雜病論》等著作,更是對藥學這門古老而充滿活力的學科產生了濃厚興趣。偶然間,了解到我國藥理學家陳克恢先生的事跡。陳克恢先生取得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藥學學士與生理學博士學位后,1923年回國擔任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理系助教。1924年,他首次闡明了麻黃堿的藥理特性,研究出麻黃堿有擬交感神經作用。自20世紀30年代起,麻黃堿相繼被各個國家的藥典收錄,并出現在各類醫藥學教科書中。麻黃堿和它的各種衍生物,成為迄今為止在全世界銷量最大的、由植物藥中提取的單體化學藥物。盡管已經取得如此成就,陳克恢先生仍孜孜以求,將目光轉向藥理學與生理學之外。1925年他重渡太平洋,進入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1927年獲醫學博士學位,是真正的“大醫學家”。我受到前輩的精神感召,有幸作為協和首屆藥學專業本科學生,與同學們共承責任與使命,決心在未來的四年里刻苦學習,不斷探索,積極進取,努力成為“德厚,志遠,才盛”的協和學子,實現人格、學格、體格的全面提升。
醫學是多學科融通于照護人類健康這一目標的獨特、綜合、巨大的學問體系。醫學并非僅需醫生,更需要藥學家、醫學工程師、群醫學家、公共衛生專家、衛生管理專家等“大醫學”人才,正所謂“萬學歸醫”。因此,我們不可拘泥于所學專業,應當站在各個學科的基礎上,學習自然科學與技術,研習社會科學與方法,更要對科學之外的人文學科與文化倍加關注,努力領悟醫學真諦,造福人類生命健康。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從醫之路辛苦,而我輩年華正好、奮斗當時。未來,讓我們在協和一起靜看玉蘭花開,聆聽雨燕啼鳴,仰望碧瓦飛檐,擁抱星辰大海。這便是青春最好的模樣。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