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期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學術沙龍于2015年6月9日晚6:30在東單三條禮堂會議室如期舉行。醫科院腫瘤醫院詹啟敏院士、阜外醫院蔣立新教授分別就“精準醫學”這一主題作了精彩報告,來自院校協和醫院、阜外醫院、腫瘤醫院、基礎所、藥生所、動研所、信息所、工程所以及天津南開醫院等單位的四十余位專家圍繞這一近期熱門主題進行了交流和討論。
詹啟敏院士作了“精準醫學發展的戰略需求和重點任務”的報告。他首先介紹了精準醫學的概念,指出當前基因組測序、生物醫學分析及大數據分析技術的革新使得精準醫學的推行成為可能。報告介紹了英美兩國在精準醫學領域的計劃和進展,分析了我國進行精準醫學計劃所具備的優勢和所面臨的挑戰,指出在我國實施精準醫學計劃的指導思想、實施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戰略意義。最后,他以惡性腫瘤為例,闡述了腫瘤精準醫學的總體思路、具體目標、重點任務和應關注的重大科學院。
蔣立新教授從中國實施精準醫學的必要性、中美實施該計劃的優劣勢比較、我國應采取的相應對策三個方面,對我國實施精準醫學計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進行了全面的闡述。她首先通過兩個藥物臨床試驗實例,強調不同人種對藥物的反應性存在巨大差異,中國通過實施精準醫療,對獲取第一手數據用于指導國人臨床用藥將具有極為重要的醫療衛生意義。與此同時,精準醫學的發展,遠期或將引起疾病診斷分類體系的重大變革,在該領域占領先機,直接關乎我國乃至世界范圍內醫療衛生的長遠發展。蔣教授繼而分析了中美兩國實施精準醫學各自面臨的挑戰,指出針對現有局勢,中國應充分利用現有優勢,戰略部署重要研究資源,解決重大技術難點,力爭在精準醫學領域后來居上,走在國際前沿。
針對二位教授的報告,與會的各位師生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根據報告的內容和各自的研究方向各抒己見。以精準醫學為大背景,大家就醫學科研中如何解決的倫理法規問題、如何進行科學效益評估、如何保證科研高質量的執行展開了熱烈討論,并就精準醫學對中國醫療科研領域帶來的沖擊、思考和機遇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學術沙龍辦公室 張華 鄭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