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系統醫學論壇在蘇州成功舉辦。此次論壇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主辦,系統院承辦。論壇以“推進核心基地建設,探討系統醫學發展”為主題,邀請陳竺、曹雪濤、趙國屏、林東昕、顧曉松、李兆申、袁鈞瑛、徐兵河8位院士作主旨報告,31位頂尖專家作專題報告。與會專家圍繞系統醫學基礎前沿、革新技術和轉化應用進行深入交流。論壇開幕式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校長王健偉主持。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黨委書記、副院校長姚建紅致開幕辭。他強調,新大樓、新氣質、新面貌、新產出,系統院將全面貫徹“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的重要理念,創新運行機制,培養戰略科技力量,堅持走國際化戰略,更好地服務地方發展,努力為蘇州市、江蘇省和國家醫學事業發展做出新貢獻。
蘇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季晶出席論壇并致辭。她表示,系統院是蘇州市重點引進的生物醫藥領域的戰略科技力量,落戶蘇州以來,已承擔各類項目 170 多項,獲批建設 2 個全國重點實驗室,為蘇州市集聚高端人才、引進龍頭企業、攻克技術難關、孵化創新項目做出了重要貢獻。
第十二屆、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作了題為“‘衰老與腫瘤’:中國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的主旨報告,指出我國巨大的人口和快速老齡化的進程,必然伴隨著癌癥發病率的上升,造成一定的社會經濟負擔,分析了當前我國面臨的挑戰,并就如何化挑戰為機遇發表了獨特的見解。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作了題為“腫瘤免疫治療的新靶點新途徑”的主旨報告,分享了 RIG-I、A2B1、TLR3 和 GLYR1 四個腫瘤免疫治療新靶點的發現過程,以及探索將這些新的腫瘤免疫治療靶點分子應用于抗腫瘤治療的新途徑、新策略。
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作了題為“慢性胰腺炎系統研究(20 年體會)”的主旨報告,指出慢性胰腺炎在我國乃至全世界的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通過對慢性胰腺炎的病因、臨床轉歸以及病人的長時間隨訪,發現了慢性胰腺炎相關的早期診斷靶點和標志物,相關研究可為慢性胰腺炎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策略。
南通大學教育部·江蘇省神經再生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顧曉松作了題為“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戰略思考”的主旨報告,介紹了生物醫藥科技政策、產業發展等情況,指出生物醫藥產業周期較長,需要持續創新,呼吁加快生態和體制機制建設,共同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科學院生物與化學交叉研究中心主任、美國科學院院士袁鈞瑛作了題為“RIPK1,細胞死亡和人類疾病”的主旨報告,介紹了其所開創的兩個細胞死亡領域以及靶向壞死的 RIPK1 抑制劑發現過程,以及推動該抑制劑在多個國家開展臨床試驗的情況。
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國屏作了題為“生物醫學大數據與人民大健康”的主旨報告,他回顧了從人類基因組計劃,到系統生物學/轉化醫學/精準醫學,到生物醫學大數據的發展歷程,分析了生物醫學大數據發展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提出“建設中國生物醫學大數據的治理體系”的策略。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病因及癌變研究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林東昕作了題為“食管癌基因組學研究”的主旨報告,介紹了利用多組學技術開展食管癌發病機制研究的情況,揭示了多個食管癌遺傳易感因素,闡述了食管癌不同階段基因組和微環境的改變如何影響癌變進程。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藥物臨床試驗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兵河作了題為“科技創新助力乳腺癌治療的跨越式發展”的主旨報告,介紹了乳腺癌治療模式的發展變遷,回顧了中國乳腺癌臨床實踐發展歷程,分析了乳腺癌臨床治療面臨的挑戰,希望“以患者為中心,實現乳腺癌全方位、全周期管理”,不斷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
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譚穎,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科教司副司長顧金輝,蘇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靖,蘇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季晶、張橋,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林小明,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和醫院的專家、學者和科研工作者等 300 余人受邀出席本次論壇。
供稿:系統院
編輯:戴申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