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學子校園行”活動是我校面向醫學八年制預科階段學生開展的職業素養培育活動之一,旨在加強預科階段學生與協和東單校本部的聯系,增進對醫學和協和文化的感受,堅定學生學醫從醫、照護生命的初心理想。自2016年以來,校園行活動廣受同學歡迎。12月29日下午,47名2023級醫學專業八年制預科生從清華園來到協和醫學院東單校本部,開展“協和學子校園行”活動。
參觀協和醫院院史館
在協和醫院常兢豐老師和李雅枚同學的帶領下,同學們參觀了協和醫院院史館和病歷展,一行行清晰娟秀的字跡、一幅幅嚴謹詳盡的圖畫、一組組精確完備的數據,直觀真切地展示了百年來一代代協和人對“尊科學濟人道”的踐行與傳承。年輕的協和學子聆聽著悠久歷史和動人故事,感嘆光陰荏苒、群星璀璨的同時,更加堅定了作為醫者矢志照護生命的初心。
參觀協和醫院病歷展
在古樸典雅的東單三條九號院,同學們觸摸著見證百年光陰折轉的漢白玉扶欄,凝望著凜冬月光下閃爍幽秘光芒的琉璃瓦,青春的笑容足以溫暖整個寒風襲來的校園。王辰校長和師生代表與同學們座談交流,探討醫學的深刻含義,樹立同學們的遠大志向。
大家首先對“同學們在預科階段應該做些什么”這一問題展開了討論,老師、同學們各抒己見,現場氛圍自由活潑。
王辰校長、師生代表與同學們座談交流
王辰校長談到,醫學是多學、人學、至學,以自然科學與技術、社會科學與方法、人文學科與文化為其廣博學科基礎,與多學科通融,因此同學們要在學習生物學與生命科學之余,盡可能多地涉獵理學、工學和社會科學等的相關知識,豐富頭腦與見識;現代醫學已由過去的以應對疾病為原點轉化為以照護健康為原點,從“促防診控治康”六個方面全方位地照護健康;同學們要認識到自身肩負著維護健康這一人類終極利益的使命,深刻理解“惟健康可承載圓滿”;醫學更是人與人之間深層次的精神慰藉,為人們在痛苦無助時提供心靈最深處的希望和溫暖,因此同學們還要始終飽有善意與良知,不斷修煉個人品德。醫學是一個獨特的、綜合的、巨大的體系,是“萬學所歸,萬學所終”。他勉勵同學們,要在明晰正確的概念和邏輯架構的基礎上,不斷去思考問題、產生新思維、尋求新角度;要有批判思維和質疑精神,同時也要擁有接受批評和質疑的胸量,以厚積的學識與確有意義的研究解決一個個實際的健康問題。協和學子更應當深懷家國情懷、士子之心,不可限于眼前的個人得失,要關切他人、社會、國家、人類,要在“俯身救患者”的同時“舉首助眾生”,用自己的赤誠和能力護佑人民福祉。
同學們認真傾聽、踴躍發言
短短半天的時間,預科學子感受協和百年崢嶸歲月、光輝成就,體會協和創新發展、使命擔當,對“尊科學濟人道”的校訓“悲憫、專注、自省”的校風有了初步的理解。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預科學子們將不畏難、不服輸,始終牢記健康所系,求學業圓滿、得化繭成蝶,在充滿希望的新時代里,劈波斬浪,揚帆起航。
參會師生合影
供稿:學生處(學工部)
編輯:戴申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