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報道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院校報道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機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

爆草黑丝美女|韩国19禁无遮挡啪啪无码网站|91精品国产自产精品男人的天堂|sm鞭打高潮喷水抽搐调教玩弄|果冻在线|日本大尺度吃奶呻吟视频|久久久久黄片|北条麻妃av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亚洲最大天堂无码精品区,日韩 欧美 国产精品,国产肉丝袜在线观看,最爽无遮挡行房视频,成人H视频在线观看,糖心vlog冉冉,蜜桃产品一二三产区

為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嚴格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北京市教工委、北京市教委等部門要求,深入扎實做好院校疫情防控工作,結合院校機關實際,特制定本指南。

 

 

在疫情防控期間,院校機關辦公區施行封閉式管理。

1. 嚴格遵守教育部“五個一律”的要求:未經院校批準的學生一律不準返校;校外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校門;師生進入校門一律核驗身份和檢測體溫;對發燒咳嗽者,一律實行醫學隔離觀察;不服從管理者一律嚴肅處理。

2.進出人員需要佩戴口罩,配合做好體溫檢測、身份登記和防護消毒。

3.在疫情防控期間,原則上不接待訪客。特殊情況需提前報備保衛處并配合做好身份登記和入門消毒防護管理,確定無重點疫區接觸史和發熱、咳嗽、呼吸不暢等癥狀,且體溫正常,方可進入會客指定區域。

4.體溫達到或超過37.3℃的人員,需及時就近到發熱門診篩查,有明顯癥狀且發燒者,到指定醫院診治。

 

 

(一)加強職工健康情況管理

 

1.自覺堅持每日早晚2次體溫和健康監測,通過院校人力資源處SARI sensor系統在線上報。

 

 

2.盡量減少人群聚集和人員流動,通過彈性上班、錯峰上班、網絡工作等形式彈性履職。

3.在崗人員必須按要求佩戴口罩,未佩戴口罩進入辦公室、會議室、食堂等公共場所和人員密集場所的,一律勸阻。

4. 工作人員要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出現不適,要立刻向所屬部門報告,相關部門要按照防控要求采取相應措施。經醫療部門專業檢查,無異常后方可返回工作崗位。

 

 

(二)加強疫情重點地區返京人員管理

近14日內從湖北地區回京返校或者有過湖北地區人員接觸史的人員

1.到指定隔離點接受14日的監督性醫學觀察。

2.隔離觀察人員應主動向學校和居住地社區報告健康狀況,每日早晚監測體溫并做好記錄,不得外出。

3.一旦出現體溫達到或超過37.3℃、乏力、干咳等癥狀時,必須立即報告轄區衛生健康部門處置。

 

對北京市衛健委、市疾控中心評估確定為疫情重點地區的人員

1.在家主動自行隔離14天,外出時佩戴口罩。

2.一旦出現體溫達到或超過37.3℃,伴乏力、干咳等癥狀,督促其到就近醫療機構發熱門診排查。

 

 

 

(一)減少聚集性活動。

 

 

1.不召開人群聚集的會議或典禮,提倡召開視頻會議。

 

 

2.原則上不召開50人以上的會議,參會人數超過50人,以視頻形式召開。視頻會議主會場及各分會場參會人均不超過50人。

 

 

3.會議材料提前報送參會人員,提前收集反饋意見。

 

 

4.各類會議時長原則上控制在1小時之內。

 

(二)落實會議服務保障防控措施。

 

 

1.參會人員均需佩戴口罩,進入會場前進行體溫測量,體溫正常方可進入會場。

 

 

2.會場應配備手消毒液。會議期間盡量飲用瓶裝水。一般不安排服務人員倒水,鼓勵自帶水杯。

 

 

3.加大會場座位間隔距離,座位之間距離應在1.5米左右。

 

 

4.會議時間過長時,要注意開窗通風。

 

(三)做好會議服務人員健康管理工作。

1.會議服務人員,每天早、中、晚測量體溫并做好記錄。

2.體溫異常者要立刻向所在部門報告,相關部門要按照防控要求采取相應措施。

3.全程佩戴口罩。接觸茶具、話筒等的工作人員要佩戴一次性手套。

 

(四)會場環境衛生管理。

1.在會場外按照要求設置專用廢棄口罩收納桶。

2.會議前、后均要及時做好會場日常消毒、通風、清潔等工作。

 

(五)制定應急預案。

1.充分考慮各類突發情況,制定應急預案。

2.做好會議簽到和會場狀況照片資料保存。

3.參會人員會后出現身體不適或確診感染情況,要及時配合疾控部門采取切實可行應對措施。

 

(六)外部參會人員管理。

1.會議組織部門須提前向保衛處報備外部參會人員名單及情況。

2.會議前協助做好體溫測量、入門登記和消毒防護工作。

 

 

1.人員密集場所如食堂、辦公室、會議室等,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日通風2至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

 

 

2. 切實做好消毒防護。必要時對地面、墻壁、桌面、門把手、水龍頭等物體表面進行消毒。

 

 

 

3.密切監控提供盒飯餐廳工作人員及送餐人員健康情況。

4.醫務室要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管理規定。

5.衛生間應嚴格消毒并配備足夠的洗手液及紙巾等物品。

6.環境衛生以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避免過度消毒。

 

 

 

院校機關職工切實做好個人防護,充分體現個人對疫情防控的切實貢獻。

(一)做好個人身體狀況監測。

1.自覺堅持每日早晚自行進行體溫和健康監測,保證睡眠,飲食均衡,適量運動。

2.下班后盡量避免不必要的社交活動。

3.如有發熱、咳嗽、呼吸不暢等癥狀,立即報告,并回家觀察,必要時醫院就診。

4.注意隨身攜帶體溫計、就醫卡、身份證。

5.關注疫情信息,若出現接觸過確診病例或疑似人員情況立即報告。

 

 

(二)做好上下班途中的個人防護。

1.出門前佩戴口罩,到單位先洗手,再上崗。

2.盡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議步行、騎行或坐私家車上班。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應全程佩戴口罩和手套。

3.搭乘電梯時要佩戴口罩、減少閑聊,盡量保持1米以上距離,觸碰電梯按鍵后及時洗手。

4.注意隨身攜帶濕巾紙巾,如接觸面部應先擦手。

5.疫情期間各單位和小區均建立出入登記制度,建議隨身攜帶一支簽字筆,減少觸碰公用物品的頻率。

 

(三)加強進出辦公區域管理。

1.自覺配合測溫工作。體溫達到或超過 37.3°C的,應返回家中觀察,必要時到醫院就診,立即向所在部門報告。

2.辦公室勤通風,辦公區域內人與人之間盡量保持1米以上距離,勤洗手、多飲水,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及時掩住口鼻,不分享零食和個人食品。

3.離開工位進入公共區域和電梯時自覺佩戴口罩。

 

 

(四)加強就餐管理和防護。

1.避免人群集中交叉感染風險,采取盒飯或餐廳分時段、分部門疏散就餐。

2.提倡自帶餐具,分散就餐。

3.減少就餐伙伴并避免就餐時交談,餐前洗手。

4.餐廳入口處設立體溫檢測點,用餐員工需經過體溫檢測,確認無異常后方可進入餐廳用餐。

 

(五)減少非必須的異地出差安排。

1.確需出差的情況,應提前做好防護預案。

2.返程后要按照疫情防控部門要求做好醫學觀察。

 

 

(六)減少紙質文件傳遞。

1.盡量通過辦公信息化系統、郵件處理工作事項,減少人員接觸。

2.紙質文件交接前后注意洗手。

3.確需見面辦理的,提前電話預約,在崗不扎堆聚集,見面時佩戴口罩。

 

 

 

(一)做好值班和請示報告。

1.各部門提高政治站位,確保值班值守到位。

2.務必保證通訊通暢,隨時聯絡、應急。

3.做好疫情報告。無疫情報平安,新情況隨時報告。

 

(二)加強物資儲備。

1.及時對所需口罩、消毒、防護物資進行盤查摸底。

2.每日統計消耗量并做好登記。

3.根據機關實際情況評估應急需求量,并提前做好儲備。

 

(三)嚴格使用管理。

1.安排專人進行防護物資管理。

2.嚴格科學使用防護物資,避免過度防護、濫用和浪費。

 

(四)妥善進行應急處置

1.在京居住或者返京超過14日的員工出現發熱(達到或超過37.3℃)、頭疼等異常情況,應立即隔離。

2.醫務室提供醫用口罩并督促其及時、就近到發熱門診篩查和就診。

3.被判定為疑似、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的員工,應服從管理要求,配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員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4.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發布疫情信息,不得制作、傳播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