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6日,十三屆全國政協第61次雙周協商座談會在京召開,圍繞“促進鄉村醫療衛生健康發展”協商議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主持會議。10位政協委員在會上發言,近80位委員在全國政協委員履職平臺上發表意見。院校全國政協委員黃宇光、張澍、王貴齊、池慧受邀參加現場座談會并發言。
以下為院校全國政協委員第61次雙周協商座談會發言摘編:
1.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協和醫院麻醉科主任黃宇光:切實做好醫療衛生對口幫扶工作
一是緊扣當地醫療服務需求,科學明確“精準幫扶”職責。將幫扶工作納入醫院績效考核,納入醫護人員晉升考核,加強過程監管,做到“項目有時限、任務有要求”。對口幫扶要契合當地實際需求,幫助縣醫院拓展業務范圍,填補技術空白,彌補臨床短板,培養業務骨干。充分利用信息系統開展遠程門診會診、病理及醫學影像診斷等,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下沉,助力分級診療。
二是在技術幫扶同時,主動介紹醫院管理經驗。幫助縣醫院提升科學規范和精細化醫院管理水平,在優化管理架構、健全規章制度、完善績效評價與薪酬分配體系方面給予及時有力幫助指導。更好發揮縣醫院在縣域緊密型醫共體中的龍頭作用,帶動縣鄉村三級醫療聯動。
2.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主任醫師張澍:聚焦民生 關愛村醫
一是解決村醫收入待遇和養老保障問題。明確建立定期調整機制,穩步提高基本藥物補助和一般診療費標準,并確保足額及時到位。建立財政負擔的養老保障機制,支持村醫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切實提高保障水平,穩定隊伍。
二是強化鄉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保障村級補助經費足額到位。引入第三方監管機構對鄉村兩級完成情況進行考核。
三是提升村醫隊伍整體素質。制定全國統一的村醫管理辦法,明確鄉村醫生執業要求、身份認定和對其績效考核的監督管理細則。鼓勵鄉村醫生考取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健全村醫定期到縣級醫療衛生機構免費進修機制。
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鏡科主任王貴齊:三步走實現農村消化道癌篩查和早診早治全覆蓋
一是擴大縣域覆蓋面。第一步是“十四五”期間覆蓋全國300個消化道癌高發區;第二步是到2027年覆蓋全國2000個縣級醫院;第三步是到2030年全國2860個縣域醫療機構消化道癌機會性篩查實現全覆蓋。預計到“十五五”末,早診率可整體提高到50%,將徹底改變我國農村地區消化道癌以中晚期腫瘤為主的現狀。
二是形成可持續發展工作機制。做好頂層設計,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分工協作、上下聯動、保障有力的癌癥篩查和早診早治長效機制。在現有醫保和公共衛生經費的基礎上,建立多層次、多渠道的互補銜接和費用分擔機制,形成保障合力。把消化道癌早診率及檢出率等作為公立醫療機構績效考核指標,引導并約束其積極開展篩查早診等醫防融合工作。
4.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原所長池慧: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
一是優化制度銜接水平,實現精準保障。提高對必要支出的高額醫療費用段的補償水平,擴展醫療救助制度“分類化”保障,對低保人群、邊緣人群和因病返貧高風險人群實行差異化救助政策。提高城鄉居民醫保門診保障待遇。
二是多維發力提升保障水平。重點提升各層次醫療保障制度銜接和優化。引導社會慈善機構、商業醫療保險等力量聚焦農村居民醫療保障新需求,加強目錄外費用保障力度。
三是實現醫療、醫保協同發展,提升醫保基金使用效能。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加強基層機構醫保基金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資金等經費整合使用。轉變鄉村醫療服務激勵機制,探索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以健康為中心的管理模式。
來源:綜合新華社、人民政協報、日照日報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