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7日,浙江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兼醫學院黨委書記李曉明,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醫學院院長黃荷鳳一行20人到訪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以下簡稱“院校”),就醫學教育、人才培養、臨床管理、教育教學、師資隊伍、醫學人文等方面進行座談。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院校長王辰院士,副院校長李青,黨委副書記張勤等出席座談會。座談由張勤副書記主持。
李曉明副校長對院校在現代醫學人才培養制度和醫療衛生事業改革創新方面取得的成就予以高度評價,對院校長期以來對浙江大學醫學院的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并介紹了浙江大學醫學院近年來的人才培養、高層次人才引進和特色辦學情況。他表示浙江大學醫學院與北京協和醫學院血脈相連、情意綿長、友誼深厚,雙方在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學科發展理念等方面具有廣泛共識和共同追求,希望院校繼續引領醫學院校改革發展,兩校繼續加強交流學習,開展務實合作,共同促進國內醫學教育發展。
黃荷鳳院長對院校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建設高度贊揚,她表示兩校多年來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和合作的基礎,未來雙方應在如何構建一個以學生成長為核心的醫學教育體系以及怎樣建設一個富有愛心、傳承文化的現代化師資隊伍兩方面加強探索,為醫學人才培養貢獻力量。
王辰院校長作交流發言
王辰院校長對李曉明副校長、黃荷鳳院長率浙江大學醫學院來訪表示歡迎。他針對浙大醫學院同道提出的交流話題,從教學體系建設、整合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醫學生研究能力培養等方面進行深入回應。王辰院校長指出,“知止而后有定” ,首先要深刻理解醫學衛生健康事業對“國家安全,經濟發展,民族復興,人類福祉”的重大意義;面對當前醫學教育中的各種問題,應以“新醫科”教育教學改革為契機,貫通銜接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教育之要在于“燦爛其職業前景,嚴格其培養過程”,醫生職業前景的改善是搞好醫學教育的首要前提;師資是新醫科建設的根本性因素,教師應強化體現“概念-邏輯-體系”的講課方法,認真備課,提高專業教學素養與能力;醫學教學方式需改變以往以學科為劃分、板塊式隔絕的課程體系,轉變為以臨床為導向、學科融通的整合課程體系;關于醫學生從事研究的問題,認為醫學院校應遵循教育與人才成長規律,在學習期間一以貫之地培養學生研究能力,包括設研究課程、開研究見識、行研究實踐,重在培養學生未來的研究與創新能力,而不是一定要在學生階段有研究產出,即“助長科研‘發育’,不推科研‘生育’”。王辰院校長表示,浙江大學醫學院是國內居領先、領銜地位的醫學院之一,在我國醫學教育領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協和醫學院與浙江大學醫學院既往淵源甚深,希望今后更加同心攜手,開創中國現代醫學教育新局面。
在交流討論中,雙方表示希望以本次友好交流為新的起點,開展學生互換、科研成果交流、新醫科改革等合作,為中國醫學教育的發展貢獻力量。
浙江大學醫學院院長黃荷鳳院士與應頌敏常務副院長來訪協和醫學院
座談交流前,浙江大學一行參觀了九號院和壹號禮堂,并觀看了院校宣傳片,院校領導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并進行了講解。座談會后,浙江大學一行前往協和醫院學術禮堂參觀。
浙江大學醫院管理辦公室主任、醫學院黨委副書記顧國煜,常務副院長、黨委副書記應頌敏以及醫學院相關院系、各附屬醫院主要領導、醫學院相關職能科室負責人;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咨詢委員會學部委員、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執行院長楊維中,護理學院院長李崢,基礎學院副院長趙愛芳,臨床學院教授潘慧、教育處副處長李玥,以及院校機關辦公室、人事處、規劃處、科技處、教務處、學生處、研究生院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活動。
供稿:新聞中心 辦公室 教務處
編輯:戴申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