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開展的有關新生兒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種研究取得的最新成果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醫學》(PLOS Medicine)上。研究發現新生兒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種可降低肝癌及乙肝病毒(HBV)感染相關性肝病的發病風險。這一發現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曲春楓教授團隊聯合啟東肝癌防治研究所、耶魯大學醫學院等單位完成。
目前,全世界已約有180個國家和地區將乙肝疫苗納入了計劃免疫規劃中,我國及世界其他國家與地區的工作均已表明,新生兒乙肝疫苗能夠有效預防兒童的HBV感染。但乙肝疫苗接種后對原發性肝癌和其他HBV感染相關性肝病的保護效果尚未被完全闡明。該項研究通過多年努力在江蘇省啟東縣農村地區建立隊列人群,采用整群隨機抽樣方法的臨床對照研究,發現新生兒期接種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兒童期和成年期人群中的HBsAg陽性率,進而降低了30歲以下人群中原發性肝癌和其他HBV感染相關性肝病的發病風險。同時研究也提示新生兒期進行疫苗接種對于預防肝癌及HBV感染相關性肝病非常關鍵,10-14歲期間進行疫苗補種的效果遠不及新生兒期接種。另外,出生于HBsAg(+)母親者,在新生兒期完成疫苗免疫程序后,建議在10-14歲時進行1劑乙肝疫苗的加強免疫。
該項研究主要受到“十二五”國家重大傳染病專項、973計劃及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基金資助。既往工作受“六五”至“十一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支撐計劃項目的資助。
全文鏈接:
http://journals.plos.org/plosmedici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med.1001774
(科技管理處、腫瘤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