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年度報告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492號,以下簡稱《條例》)《高等學校信息公開辦法》(教育部令第29號,以下簡稱《辦法》)《教育部關于公布<高等學校信息公開事項清單>的通知》(教辦函[2014]23號,以下簡稱《清單》)要求,由北京協和醫學院(以下簡稱我校)編制。全文包括概述、主動公開信息情況、依申請公開情況、對信息公開的評議情況、因學校信息公開工作受到舉報、復議、訴訟的情況、信息公開工作存在問題和改進措施等。本報告中所列統計數據的起止時間為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
本報告電子版可從北京協和醫學院網站(http://www.jlytgc.com)信息公開欄上下載。如對本報告有疑問,請與北京協和醫學院信息公開工作機構聯系,聯系電話:010-65105923,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一、概述
2017-2018學年度,北京協和醫學院持續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教育部關于信息公開工作的決策部署,將信息公開作為推進依法治校、加強民主管理的重要渠道,認真執行《條例》《辦法》和《通知》的有關要求以及上級主管部門關于高校信息公開工作的總體安排,結合“雙一流”建設和百年校慶系列活動,不斷完善信息公開內容,豐富信息公開形式,加強有關信息的發布、解讀和回應,多舉措推進信息公開工作。
(一)優化學校內部治理機制,落實信息公開事項清單
本學年度,學校嚴格執行《北京協和醫學院信息公開實施辦法》和《北京協和醫學院依申請公開信息工作規范》,繼續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有序推進主動公開工作機制、依申請公開工作機制、重要信息發布審批機制等建設,不斷提高教育透明度,加強學校民主監督。我校制定了《北京協和醫學院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實施細則》《北京協和醫學院師德“一票否決”實施細則》,修訂了《北京協和醫學院學生管理規定》《北京協和醫學院本專科生學籍管理實施細則》《北京協和醫學院研究生學籍管理實施細則》《北京協和醫學院學生紀律處分規定》和《北京協和醫學院學生申訴實施細則》等管理制度,進一步落實信息公開事項清單內容,促進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
(二)加大重點信息公開力度,提升信息公開工作水平
2017年,我校成功舉辦了建校100周年紀念大會及系列活動。以百年校慶為契機,我校制作了《協和群星耀中華》宣傳片,出版了《世紀協和》宣傳畫冊,開展了百年協和醫學與健康講堂、第七屆國際醫學教育研討會、2017年國際護理教育研討會等系列活動30余次。我校還與新華網、人民日報、中國日報等新聞媒體合作,通過設立專題網頁、刊登特刊、發布主題宣傳等方式,集中報道百年校慶系列活動,進一步提升協和品牌的影響力。截至目前,“北京協和醫學院百年校慶”的百度搜索結果仍有近五萬個。
教育部評估中心于2018年5月對我校進行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學校高度重視本次評估工作,在學校門戶網站上增設了本科教學審核評估專題網站,內設組織機構、通知通告、工作動態、政策文件、下載專區等欄目,及時發布審核評估工作進展,遵循“以評促建、以評促改、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原則,扎實推動審核評估相關工作。
(三)豐富完善信息公開載體,實現各類信息有效共享
我校充分發揮校園門戶網站的主窗口和主渠道作用,以網站群為主要框架,進一步完善招生招聘、教育教學等重點領域的欄目功能,注重分級分類公開。學校圍繞重點工作,聚焦涉及學校師生員工切身利益、社會公眾密切關注的熱點問題,通過新聞發布會、媒體訪談、廣播電臺等多種方式,及時向校內外發布學校改革發展的重大決策和重要舉措。同時,對校內師生輔助采用校園OA系統、各類會議、發文、校報、短信平臺等多種媒介支持,實現各類信息有效共享和統一管理,便于我校師生依法對學校信息進行高效便捷的了解和查詢。充分發揮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的網絡傳播力和社會影響力,主動向社會及校內等不同群體及時發布學校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重要信息,最大限度地保障其享有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本學年度,我校按照建設醫學科技創新體系核心基地的要求,收集需求、縝密設計,積極穩妥地推進數字化系統建設,立足打造世界一流的現代化、數字化科研所院,實現信息共享、管理透明化,推動學校治理體系的全面提升。
(四)堅持“一事一審”原則,做好信息公開保密審查
學校嚴格按照“涉密不上網,上網不涉密”的保密要求,根據《北京協和醫學院信息公開保密審查規定》,遵循“先審查、后公開,誰產生、誰提供、誰負責”及“一事一審”的原則,做好擬公開信息的保密審查工作,妥善處理公開與保密的關系。
二、主動公開情況
(一)主動公開信息的方式
1.互聯網:通過學校門戶網站、信息公開專欄、校園OA系統、內部辦公網、各二級學院網站等形式分別向校內師生員工和社會公眾公開信息,這是我校信息公開最主要和最重要的途徑。
2.會議:召開校長辦公會、處長例會、教職代會、各類工作會、座談會、校長接待日、新聞發布會等有關會議,公開學校有關重要事項信息。
3.年鑒、校報、統計報表、學生手冊等紙質資料:通過發放年鑒、校報、學生手冊、教師手冊、統計報表等紙質資料,公開信息。
4. 微信公眾號、短信平臺、宣傳公示欄、電子顯示屏等形式。
5.其他形式。
(二)主動公開信息數量
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學校通過互聯網方式主動公開各類信息共1430條。其中,院校新聞類信息362條,占主動公開信息的比例為25.31%;科學研究類信息242條,占主動公開信息的比例為16.92%;教育教學類信息371條,占主動公開信息的比例為25.95%;人才建設類信息150條,占主動公開信息的比例為10.49%;招生就業類信息122條,占主動公開信息的比例為8.53%;其他綜合服務類信息183條,占主動公開信息的比例為12.8%。
此外,學校印發《中國醫學科學院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院校報》26期;《統戰學習資料》21期;召開校長辦公會33次;教職代會1次;新聞發布會2次。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等主體發布信息141期,共465條。
(三)清單公開事項
1.公開“基本信息”81條,包括辦學基本情況、學校章程及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教職工代表大會相關制度、工作報告、學術委員會相關制度、學校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計劃及重點工作安排、信息公開年度報告等6項內容。
2.公開“招生考試信息”58條,包括招生章程及特殊類型招生辦法、考生個人錄取信息查詢渠道和辦法、招生咨詢及考生申訴渠道、研究生招生簡章、招生專業目錄、復試錄取辦法等8項內容。學校采用新媒體招生宣傳的方式,實現招生服務社會。制作院校簡介片《協和育才實錄》,以及招生宣傳片《玉蘭花開》、《圣殿無聲》,通過微信公眾號“協和八”在微信上進行宣傳推廣,并在北京廣播電臺主頁和上海教育電視臺進行了播放,增進了大眾對醫學職業的理解。
3.公開“財務、資產及收費信息”35條,包括財務、資產管理制度、受捐贈財產的使用與管理情況、儀器設備、圖書、藥品等物資設備采購和重大基建工程的招投標、收費項目、收費依據、收費標準及投訴方式等內容。其中,對于儀器設備、圖書、藥品等物資設備采購和重大基建工程的招投標,我校在中國政府采購網、中國采購與招標網等招標平臺發布招標公告。我校教育基金會在北京市民政局官網發布了2017年年檢報告,對捐贈項目、捐款與公益支出、本年度捐款來源、使用方向等進行了公開。
4.公開“人事師資信息”64條,包括校級領導干部因公出國(境)情況、崗位設置管理與聘用辦法、校內中層干部任免、人員招聘信息等4項內容。
5.公開“教學質量信息”79條,包括專業設置、當年新增專業、停招專業名單、全校開設課程總門數、實踐教學學分占總學分比例、選修課學分占總學分比例、促進畢業生就業的政策措施和指導服務、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等9項內容。
6.公開“學生管理服務信息”11條,包括學籍管理辦法、學生獎學金、助學金、學費減免、助學貸款、勤工儉學的申請與管理規定、學生獎勵處罰辦法、學生申訴辦法等4項內容。
7.公開“對外交流與合作信息”25條。
三、依申請公開情況
我校信息公開辦公室在2017—2018學年度收到信息公開申請2件,均為有效申請,根據有關規定已向申請人公開。我校未收取檢索、復制、郵寄等費用,無依申請公開信息減免收費情況。
四、對信息公開的評議情況
學校通過設立專門機構、信息公開郵箱等方式聽取社會公眾和本校師生員工對學校信息公開情況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改進信息公開工作。一年來,學校廣大師生員工對學校信息公開工作給予了支持和充分肯定。
五、因學校信息公開工作受到舉報、復議、訴訟情況
本學年度,學校未收到對信息公開工作的投訴和舉報,未有復議、訴訟情況。
六、信息公開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
2017-2018學年度我校信息公開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不足之處。主要有:一是部分部門在平時工作中未能及時統計匯總有關數據,以致信息公開的時效性不夠強;二是有些部門信息公開的規范性不夠嚴格,主動公開事項還有待進一步完善;三是信息公開形式不夠豐富,信息公開渠道還需進一步拓展。
下一階段,學校將繼續加強信息公開自身建設,豐富公開內容,拓展公開渠道,擬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強學習宣傳,深化思想認識。學校將深入研究新形勢下信息公開工作的新需要、新任務和新要求,進一步增強主動公開的意識,進一步完善信息公開的機制,將信息公開作為提升學校管理決策水平、推動改革發展的重要途徑。
二是改進工作方法,增強公開實效。學校將從師生員工和社會公眾的角度出發,進一步研究和改進信息公開的方式方法,增強公開實效,方便群眾了解掌握并進行監督。
三是細化清單事項,突出公開重點。學校將繼續牢固樹立“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進一步細化和落實信息公開任務清單,同時重點統籌招生、財務、人事等涉及師生切身利益以及社會高度關切的事項,進一步細化公開內容,暢通公開渠道,做好動態更新,提高信息發布時效。
點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