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5日下午,中國醫學科學院《由心講堂》首次走出百年協和禮堂,在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的六朝古都南京開講!
適逢中國皮膚病學發展大會暨中國“一帶一路”皮膚病學專科聯盟成立大會召開之際,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咨詢委員會主席王辰院士,我國皮膚性病學科領域資深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洪鐸、廖萬清及來自全國各地科研院所、醫療衛生機構的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活動。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校長、學術咨詢委員會秘書長王健偉主持報告會。
《由心講堂》是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咨詢委員會2019年12月創辦的高端學術品牌,其目的是搭建一個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促進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咨詢委員會學部委員與國內外醫藥衛生健康領域知名學者圍繞醫學前沿熱點難點問題開展講座交流,內容不僅涉及醫學健康,也涉及與醫學相關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
本次是《由心講堂》舉辦的第三期,主題為“皮膚病臨床研究與防治”。此前兩期分別以“科技創新與臨床實踐”和“聚焦新冠疫苗研發”為主題,均屬于時代潮流話題和全球熱點話題。本期首次將研究視域聚焦某單個學科,即皮膚性病學領域,特別邀請解放軍總醫院生命科學院院長付小兵院士、溫州醫科大學校長李校堃院士、南京醫科大學校長沈洪兵院士為主講嘉賓。
付小兵院士以“皮膚組織的修復與再生”為題,從他所開創的有中國特色的創面修復學科體系的3個歷史階段、10項重大工作、5項重大成果介紹了他在慢性創面領域30年的刻苦研究。付院士在慢創領域的研究與成果對推動中國體表慢性難愈合創面創新防控體系的建立發揮了重要作用,被國際同行以“向東方看”進行高度評價。
李校堃院士以“我國原創生長因子類藥物的轉化醫學研究”為題,講述其30年科研奮斗歷程,將生長因子從功能的研究開發為原創新藥,并充分證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對疾病及創面的治療乃至國防用藥提供新的解決方案,造福億萬患者。
沈洪兵院士以“基因組學新技術與精準醫學應用”為題,解析基金組學新技術及其研究路徑、精準預防和治療實例,同時綜述在PRS遺傳風險預測、靶向藥物研發、遺傳咨詢等七方面的應用,并展望基因組學未來發展趨勢及可能實現的愿景。
三位院士聚焦主題,深入淺出,緊密結合實際,既有皮膚病學領域的診治動態,又有如何開展臨床研究的具體指導,體現出科學家的執著精神,感染了在場觀眾,為激發皮膚性病學科領域工作者開展防治和臨床研究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王辰院士進行總結,他高度評價三位院士的科研貢獻,同時指出,學術無止境,學科的發展得益于深入思考,產生先進思想并及時付諸行動。他說,“由心講堂”寓意為由心而論、由心而思、由心而行,本次通過邀請醫療學術界與皮膚科學有關的頂級大家,分享他們的思維、想法和學術成就,給在場學者帶來思想的碰撞和啟迪,將有利于共同推動皮膚科學的發展。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院士為主講嘉賓頒發紀念證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