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展示我國重要醫學科技成果,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引導我國醫學科技創新的方向,2022年4月17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在中國醫學發展大會上發布了《中國21世紀重要醫學成就》和《中國2021年度重要醫學進展》。
《中國21世紀重要醫學成就》聚焦我國自2000年以來具有顯著科學價值、技術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以下簡稱“五元價值”)且同行高度認可的重要醫學與衛生成果。在遴選程序上,首先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咨詢委員會學術咨詢委員會學部委員(以下簡稱“學術咨詢委員會學部委員”)、領域專家、學術組織、學術期刊、公眾等多渠道推薦,再由醫學信息學研究團隊逐項進行支撐材料的補充完善,并基于五元價值對每項成就進行多維量化分析。經同行評議、學術咨詢委員會學部委員推薦、審核委員會審核、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咨詢執行委員會(以下簡稱“執委會”)審定,最終產生“朗格漢斯細胞生物學功能基礎研究與臨床轉化”“中國血液凈化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的創建、實施與引領”“脊柱畸形的分子遺傳學研究及臨床應用”“首次揭示人類生殖細胞與胚胎發育過程的遺傳和表觀遺傳調控規律,誕生世界首例高通量測序單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篩查試管嬰兒”4項重要醫學成就,由王志珍學術咨詢委員會學部委員予以發布。
《中國2021年度重要醫學進展》聚焦該年度產生的具有一定學術影響力、社會影響力和促進學科發展、改進“促防診控治康”實踐、推動健康產業進步潛力的醫學科技進展,遴選采取“多元化計量指標”與“多主體研判”相結合的分類評價方式,無偏倚納入多源數據,包括我國研究者在2021年度發表的醫學研究論文、獲授權的國際專利、獲批上市的國產藥物產品、批準注冊的國產創新醫療器械產品,收集總計多達27.6萬余條數據作為遴選基礎數據。研究團隊進行量化分析、專家評價和綜合研判,形成77個備選項,經學術咨詢委員會學部委員推薦、審核委員會審核、執委會審定,最終產生31項年度重要進展。學術咨詢委員會學部委員樊嘉、張志愿、林東昕、叢斌、沈洪兵、駱清銘分別代表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咨詢委員會臨床醫學部、口腔學部、基礎醫學與生物學部、藥學部、衛生健康與環境學部和生物醫學工程與信息學部予以發布。
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咨詢執行委員會秘書長王健偉就《中國21世紀重要醫學成就》和《中國2021年度重要醫學進展》遴選的目的、標準、方法及程序在中國醫學發展大會上作了詳備的說明。
中國醫學科學院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推進國家醫學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積極探索科技評價新模式,把每年研究發布《中國21世紀重要醫學成就》和《中國年度重要醫學進展》作為發揮高端智庫作用的一項重要舉措,期望與全國同道一起推動我國醫學領域高水平創新發展。
注:“促防診控治康”是健康促進,疾病預防、診斷、控制、治療、康復的簡稱,包括了實行全面健康照護的六個方面。
2021年度入選的《中國21世紀重要醫學成就》
按第一完成人姓氏拼音排序:
成就1:朗格漢斯細胞生物學功能基礎研究與臨床轉化
國際上首次發現朗格漢斯細胞是重要的免疫細胞;系統研究了朗格漢斯細胞的來源、分布、轉換、抗原表型、免疫功能和病理生理功能等;發明設計了可控波紅外線皮膚病溫熱治療設備,提出創新臨床干預治療方案“3+2溫熱療法”。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主要完成人:陳洪鐸、高興華、齊瑞群,等。
推薦理由:該研究成果顯著地推動了免疫生物學的發展,為器官移植、感染性皮膚病的治療提供了理論基礎,是免疫學領域的重要突破,為腫瘤和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療開辟了新方向。發明醫療設備及創新的治療方案,成功治愈了多種頑固性病毒感染性疾病,具有極高的臨床價值及廣泛的社會意義。
成就2:中國血液凈化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的創建、實施與引領
首創血液凈化診療技術與醫療質量控制相結合的三級管理實時在線血液凈化病例信息登記系統,制定中國首部《血液凈化標準操作規程》以及多項血液凈化新冠肺炎防控指導建議,顯著提高中國血液凈化診療和醫療質量控制水平。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主要完成人:陳香美、蔡廣研、孫雪峰、周建輝、曹雪瑩、趙德龍、李平,等。
推薦理由:創建中國血液凈化醫療質量管理體系,制定國家血液凈化行業規范,引領并實施中國血液凈化醫療質量控制,推進中國血液凈化創新發展,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成就3:脊柱畸形的分子遺傳學研究及臨床應用
牽頭建立了“系統解析脊柱畸形及相關合并癥”研究協作組,構建我國首個國際領先骨骼畸形遺傳研究體系,揭示了先天性脊柱側凸最重要的遺傳學病因,定義了一種全新的先天性脊柱側凸疾病亞型,被稱為“中國模型”。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復旦大學。
主要完成人:邱貴興、吳南、吳志宏、仉建國、張鋒,等。
推薦理由:實現中國脊柱側凸患者的“早篩”、“早診”,標志著從分子遺傳學研究走入臨床應用的國內首個骨骼畸形遺傳咨詢門診模式的成功落地,顯著促進了我國脊柱畸形篩查、預防、診斷及治療的標準化、均質化。
成就4:首次揭示人類生殖細胞與胚胎發育過程的遺傳和表觀遺傳調控規律,誕生世界首例高通量測序單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篩查試管嬰兒
揭示人類生殖發育過程中基因表達與表觀遺傳學調控機制,完整繪制了人類生殖細胞及早期胚胎的高精度單細胞轉錄組圖譜;通過“單細胞基因組擴增”技術,在國際上率先完成了人類單個卵細胞的高精度全基因組測序;成功誕生世界首例高通量測序單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篩查試管嬰兒。
主要完成單位: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
主要完成人:喬杰、湯富酬、謝曉亮,等。
推薦理由:研究團隊多年致力于揭示人類發育過程中基因表達與表觀遺傳學調控機制,創新研發全基因組擴增技術,提高疑難不孕患者的治療成功率,攻克“出生缺陷”重大生殖健康難題,使我國胚胎著床前遺傳診斷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大力推動了我國優生優育,為改善女性生育力、防治遺傳性出生缺陷以及我國生殖健康科研事業發展均做出重要貢獻。
入選的《中國2021年度重要醫學進展》
臨床醫學領域(7項)
進展1:確立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控制目標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等。
主要完成人:蔡軍、張偉麗、張舒媛、鄧越、吳壽嶺、任潔、孫剛、楊金鳳、姜一農、徐新娟、王宗道、陳有仁,等。
主要呈現形式:
論文:Trial of intensive blood-pressure control in older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1; 385(14): 1268-1279.
進展2:發現新冠肺炎康復者遠期臨床結局及危險因素
主要完成單位:中日友好醫院、武漢金銀潭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等。
主要完成人:曹彬、王健偉、張定宇、王先廣、黃朝林、黃立學、王業明、任麗麗、李霞、谷曉穎、康亮、郭麗、劉敏;姚群、王瓊婭、胡萍,等。
主要呈現形式:
論文:(1)6-month consequences of COVID-19 in patients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a cohort study. The Lancet. 2021; 397: 220–232;
(2)1-year outcomes in hospital survivors with COVID-19: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The Lancet. 2021; 398: 747-758.
進展3:發現PD-1抗體聯合化療可顯著延長晚期食管鱗癌患者的生存時間
主要完成單位: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等。
主要完成人:徐瑞華、駱卉妍,等。
主要呈現形式:
論文:Effect of Camrelizumab vs Placebo Added to Chemotherapy on Survival and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r Metastatic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he ESCORT-1st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21; 326(10): 916-925.
進展4:無創的計算生理學技術指導冠脈介入治療改善臨床預后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上海交通大學等。
主要完成人:徐波、涂圣賢、宋雷、喬樹賓,等。
主要呈現形式:
論文:Angiographic quantitative flow ratio-guided coronary intervention (FAVOR III China):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sham-controlled trial. The Lancet. 2021; 398: 2149-2159.
進展5:鼻咽癌放化療后使用卡培他濱節拍化療輔助治療改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生存期
主要完成單位: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貴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等。
主要完成人:馬駿、孫穎、謝方云、唐玲瓏、陳雨沛、劉需、周琴、楊坤禹、金風、朱小東、石梅、胡國清、胡偉漢,等。
主要呈現形式:
論文:Metronomic capecitabine as adjuvant therapy in locoregionally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parallel-group, randomised, 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The Lancet. 2021; 398: 303-313.
進展6:基于乳腺癌基因圖譜開發三陰性乳腺癌精準治療方案
主要完成單位: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等。
主要完成人:邵志敏、江一舟、胡欣、龔悅、吉芃、楊云松;王中華、劉引、肖毅,等。
主要呈現形式:
論文:(1)Metabolic-Pathway-Based Subtyping of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Reveals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s. Cell Metabolism. 2021; 33:51–64;
(2)Molecular subtyping and genomic profiling expand precision medicine in refractory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he FUTURE trial. Cell Research. 2021; 31: 178–186.
進展7:驗證霧化接種重組新冠疫苗(Ad5-nCoV)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主要完成單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等。
主要完成人:陳薇、侯利華、王行環、吳詩坡、黃建英、張哲、吳建元、張金龍、胡漢寧,等。
主要呈現形式:
論文:Safety, tolerabili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an aerosolised adenovirus type-5 vector-based COVID-19 vaccine (Ad5-nCoV) in adults: preliminary report of an open-label and randomised phase 1 clinical trial.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2021; 21: 1654–1664.
口腔醫學領域(1項)
進展8:揭示白色念珠菌在促根面齲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主要完成單位: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等。
主要完成人:徐欣、周學東、張立新、杜倩、任彪,等。
主要呈現形式:
論文:Candida albicans promotes tooth decay by inducing oral microbial dysbiosis. The ISME Journal. 2021; 15(3): 894-908.
基礎醫學與生物學領域(8項)
進展9:揭示新冠病毒mRNA加帽、基因組復制矯正、逃逸核苷類抗病毒藥物的分子機制
主要完成單位:清華大學、上海科技大學等。
主要完成人:婁智勇、饒子和、高巖、閆利明、楊云翔、李明宇、張盈、鄭禮濤、葛基、黃雨岑、劉震宇,等。
主要呈現形式:
論文:(1)Coupling of N7-methyltransferase and 3′-5′ exoribonuclease with SARS-CoV-2 polymerase reveals mechanisms for capping and proofreading. Cell. 2021; 184(13): 3474-3485;
(2)Cryo-EM structure of an extended SARS-CoV-2 replication and transcription complex reveals an intermediate state in cap synthesis. Cell. 2021; 184(1): 184-193.
進展10:揭示轉錄前起始復合物識別啟動子及動態組裝機制
主要完成單位:復旦大學等。
主要完成人:徐彥輝、陳曦子、陰曉彤、李佳蓓、武子涵、戚軼倫、王鑫鑫;趙丹、侯海峰,等。
主要呈現形式:
論文:(1)Structures of the human Mediator and Mediator-bound preinitiation complex. Science. 2021; 372(6546): eabg0635;
(2)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preinitiation complex assembly on core promoters. Science. 2021; 372(6541): eaba8490.
進展11:揭示下丘腦中樞對肝臟糖代謝的晝夜節律調控作用及相關分子機制
主要完成單位: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復旦大學等。
主要完成人:陳麗、丁國蓮、侯新國,等。
主要呈現形式:
論文:REV-ERB in GABAergic neurons controls diurnal hepatic insulin sensitivity. Nature. 2021; 592(7856): 763-767.
進展12:揭示DNA同源重組過程中3'-單鏈DNA保持完整的機制
主要完成單位:北京大學等。
主要完成人:孔道春、劉思杰、華余、王靜娜、李凌彥,等。
主要呈現形式:
論文:RNA polymerase III is required for the repair of DNA double-strand breaks by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Cell. 2021; 184(5): 1314-1329.
進展13:發現皮膚成纖維細胞在白癜風發病中的作用
主要完成單位: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北京醫院等。
主要完成人:陳婷、常建民、徐子健、陳道明,等。
主要呈現形式:
論文:Anatomically distinct fibroblast subsets determine skin autoimmune patterns. Nature. 2022; 601(7891): 118-124.
進展14:發現志賀氏菌逃避蛋白酶caspase-4/11介導的細胞焦亡的機制
主要完成單位: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北京大學等。
主要完成人:邵峰、劉小云、李子霖,等。
主要呈現形式:
論文:Shigella evades pyroptosis by arginine ADP-riboxanation of caspase-11. Nature. 2021; 599(7884): 290-295.
進展15:揭示人體正常組織中體細胞突變積累及克隆演化規律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
主要完成人:吳晨、白凡、王建斌、黃巖誼、林東昕、李若巖、狄琳、李杰、樊文藝,等。
主要呈現形式:
論文:A body map of somatic mutagenesis in morphologically normal human tissues. Nature. 2021; 597(7876): 398-403.
進展16:發現IL-27信號調控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新機制
主要完成單位:暨南大學附屬珠海市人民醫院、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
主要完成人:尹芝南、楊恒文、陸驪工、王倩、李德海、曹廣超、石綺屏,等。
主要呈現形式:
論文:IL-27 signalling promotes adipocyte thermogenesis and energy expenditure. Nature. 2021; 600(7888): 314-318.
藥學領域(8項)
進展17:中和抗體聯合治療藥物安巴韋單抗和羅米司韋單抗獲批
生產單位:上海藥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無錫藥明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呈現形式:
產品:(1)安巴韋單抗注射液,國藥準字S20210050;
(2)羅米司韋單抗注射液,國藥準字S20210051。
進展18:雙靶點抗艾藥阿茲夫定獲批
生產單位:北京協和藥廠。
主要呈現形式:
產品:阿茲夫定片,國藥準字H20210035、國藥準字H20210036。
進展19:小分子人血小板生成素受體激動劑海曲泊帕乙醇胺片獲批
生產單位: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呈現形式:
產品:海曲泊帕乙醇胺片,國藥準字H20210021、國藥準字H20210022、國藥準字H20210023。
進展20:膽固醇吸收抑制劑海博麥布片獲批
生產單位: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呈現形式:
產品:海博麥布片,國藥準字H20210030、國藥準字H20210031。
進展21:第三代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奧雷巴替尼片獲批
生產單位:江蘇宣泰藥業有限公司。
主要呈現形式:
產品:奧雷巴替尼片,國藥準字H20210048。
進展22:靶向MET激酶的小分子抑制劑賽沃替尼片獲批
生產單位:上海合全醫藥有限公司。
主要呈現形式:
產品:賽沃替尼片,國藥準字H20210026、國藥準字H20210027。
進展23:多激酶抑制劑類小分子抗腫瘤藥物甲苯磺酸多納非尼片獲批
生產單位:蘇州澤璟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呈現形式:
產品:甲苯磺酸多納非尼片,國藥準字H20210020。
進展24:抗體偶聯藥物注射用維迪西妥單抗獲批
生產單位:榮昌生物制藥(煙臺)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呈現形式:
產品:注射用維迪西妥單抗,國藥準字S20210017。
衛生健康與環境領域(3項)
進展25:武漢血清流行病學研究揭示武漢新冠肺炎感染率及感染者血清抗體動態變化規律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等。
主要完成人:王辰、楊維中、王健偉、何振宇、任麗麗、楊俊濤、郭麗、馮錄召,等。
主要呈現形式:
論文:Seroprevalence and humoral immune durability of anti-SARS-CoV-2 antibodies in Wuhan, China: a longitudinal, population-level, cross-sectional study. The Lancet. 2021; 397(10279): 1075-1084.
進展26:發現高危型HPV檢測更適合我國子宮頸癌初篩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四川省腫瘤醫院等。
主要完成人:郎景和、喬友林、張俊吉、趙宇倩、戴毅、黨樂,等。
主要呈現形式:
論文:Effectiveness of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Testing for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in China: A Multicenter, Open-label,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Oncology. 2021; 7(2): 263-270.
進展27:證實短期NO2暴露可增加死亡風險
主要完成單位:復旦大學等。
主要完成人:闞海東、孟夏、劉聰、陳仁杰,等。
主要呈現形式:
論文:Short term associations of ambient nitrogen dioxide with daily total, cardiovascular, and respiratory mortality: multilocation analysis in 398 cities.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021; 372: n534.
生物醫學工程與信息領域(4項)
進展28:分支型外科手術專用支架系統獲批
主要完成單位:上海微創心脈醫療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呈現形式:
產品:分支型外科手術專用支架系統,國械注準20213131059。
進展29:植入式左心室輔助系統獲批
主要完成單位:蘇州同心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主要呈現形式:
產品:植入式左心室輔助系統,國械注準20213120987。
進展30:純人造材料合成人工角膜獲批
主要完成單位:北京米赫醫療器械有限責任公司。
主要呈現形式:
產品:純人造材料合成人工角膜,國械注準20213161017。
進展31:顱內藥物洗脫支架系統獲批
主要完成單位:賽諾醫療科學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呈現形式:
產品:顱內藥物洗脫支架系統,國械注準20213130575。
文字|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