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弘揚醫學文化主旋律,傳承協和紅色基因,結合院校文化建設年有關安排,特面向院校全體師生員工及協和校友舉辦短視頻創作大賽。厚植紅色文化根基,創新傳播形式,展現校園風貌與協和風采,增強院校師生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凝聚院校發展向心力。
一、活動主題
“光影協和”短視頻創作大賽——用鏡頭記錄人文醫學,用影像展現協和魅力
二、組織機構
主辦: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黨委
承辦:院校黨委宣傳部、學生處(學工部)、團委、研究生綜合處、新聞中心、校友會
協辦:各所院、學院黨辦、宣傳及學生管理部門
三、參賽對象
本次大賽實行雙軌評審機制,設學生、教職工兩個賽道,提交作品時需注明參賽賽道。接受團隊參賽,團隊人數不超過3人。
1.學生賽道:院校及各所院、學院全體學生
2.教職工賽道:院校及各所院、學院全體教職工,協和校友
四、內容要求
(一)紅色教育類
聚焦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與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主題,結合黨史、院校史、所院史、學科發展史,展現院校師生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的生動實踐,彰顯院校為人民健康事業做出的卓著貢獻。要求主題鮮明、思想深刻,兼具歷史厚重感與時代感染力。
題材舉例:院校歷史中的先進人物、勇擔衛生健康使命的典型故事、醫療援邊、紅色教育基地探訪(革命遺址、紀念館)等。
(二)健康科普類
聚焦衛生健康知識普及,要求內容科學、講解易懂、來源清晰、表達準確,具有較強實用性,形式生動、活潑。
題材舉例:疾病防治、健康生活、醫學前沿技術解讀等。
(三)師生風采類
展現院校師生工作學習、科研探索、醫療實習、日常生活、校園活動等場景,突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嚴謹求精的治學態度,以及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體現協和特色的人文精神。
題材舉例:實驗室日常、醫教一線、志愿服務、文體活動等。
(四)協和景觀類
以校園建筑、自然風貌為載體,捕捉院校京內外科研、教學、辦公、生活園區的自然景觀、建筑風貌、標志性地點等,展現校園四時之美、建筑之美,體現校園的歷史底蘊與現代氣息,挖掘協和文化價值。
題材舉例:校園四季風光、校史主題微紀錄片等。
五、技術要求
(一)時長
紅色教育類:3~8分鐘。注意史實準確性,引用檔案、文獻等需在片中或片尾注明。
健康科普類:2~10分鐘。需充分闡述科普內容,確保信息傳遞的完整性,時長可結合內容適當調整。
其他類別:2~5分鐘。利用短視頻精準呈現核心內容,突出主題,避免冗長拖沓。
(二)畫質與格式
1.分辨率:建議不低于1920×1080(1080P)
2.畫幅比例:橫屏16:9或豎屏9:16(需與內容適配)
3.格式:MP4/MOV,文件大小≤2GB
(三)其他要求
1.參賽視頻要求畫面清晰穩定,聲音清晰無雜音,音量適中;如有旁白、解說或背景音樂,需保證各聲音元素之間的平衡,不宜過強或過輕,或出現其他影響內容表達的情況;可配字幕及背景音樂(標注版權來源);
2.參賽作品須為未在任何平臺公開發表的原創作品,提交即視為授予主辦方作品相關版權,允許主辦方對作品進行編輯修改、網絡傳播及公益宣傳使用;
3.視頻中不得植入商業內容,或出現誘導特定商品消費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水印、二維碼、品牌元素露出等變相廣告內容);
4.大賽最終解釋權歸主辦方所有,主辦方將根據比賽開展實際情況適時調整活動規則。
六、活動流程
(一)作品征集
本次大賽面向院校機關及所院、學院學生、教職工及協和校友廣泛征集作品。各單位有關部門按照院校相關規定對上報作品進行意識形態把關,審核通過后在規定時間內,分賽道統一報送作品至指定郵箱。
(二)作品初篩
作品收集階段結束后,院校組織主辦及相關部門對作品初篩,審核內容包括作品是否符合主題要求、技術規格是否達標、內容是否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初篩通過的作品進入正式評選。
(三) 評選方式
1.專家評審:邀請專職教師、資深攝影工作人員,宣傳、學生部門代表等組成專家評審團,從視頻的內容質量、創意構思、技術水平、主題契合度、創意性等多個維度進行評分。
評價標準 |
占比 |
主題契合度 |
20% |
思想引領性 |
20% |
創意表現力 |
30% |
技術完成度 |
20% |
教育價值 |
10% |
2.網絡投票:通過院校官方媒體平臺對符合要求的作品進行展示,面向全體院校師生及社會公眾開放網絡投票。每個用戶在規定時間內擁有一定數量的投票權,投票結果將按照一定比例計入作品最終得分。
3.綜合評定:根據專家評審得分與網絡投票得分,按照一定的權重比例計算作品的最終得分。依據最終得分高低,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若干名。
(四)結果公示與表彰
綜合評定后公布獲獎名單,頒發證書及獎品,優秀作品納入院校文化宣傳資源庫。
七、獎項設置
(一)分類獎項:本次大賽設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若干名。視參賽作品質量和數量設置最終獎項數量。
(二)集體獎項:最佳組織獎(根據投稿數量與質量評定);
(三)獎勵形式:頒發榮譽證書及獎品。
八、活動要求
各單位須高度重視,積極動員組織本單位職工、學生參與活動,同時提交參賽作品應緊扣大賽主題,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契合院校歷史文化主線,嚴肅不失活潑。參賽作品須為原創,嚴禁抄襲或有其他侵權、違規行為。
教職工賽道覆蓋院校全體在崗教職工及協和校友。在崗教職工參賽作品由所在單位黨委審核后,由各單位黨辦(或宣傳部門)統一上報宣傳部郵箱[email protected];協和校友投稿至校友會郵箱[email protected];學生賽道參賽作品由各所院學生管理部門統一匯總上報研綜處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報材料包括MP4或MOV格式視頻作品、報名表(附件1)及參賽匯總表(附件2)。作品征集截止時間為2025年5月9日(以郵件發送時間為準),郵件標題請注明“XX單位—學生/教職工賽道-短視頻大賽投稿”。
聯系人:陳老師、段老師、劉老師
聯系電話:010-65105739、65105937、65105738
附件:1.“光影協和”短視頻大賽報名表
2.“光影協和”短視頻大賽參賽單位匯總表
附件1
“光影協和”短視頻大賽報名表
主創姓名 |
|
所在單位 |
|
聯系電話 |
|
電子郵箱 |
|
參賽賽道 |
□學生賽道 □教職工賽道 □校友投稿 |
||
團隊成員 |
|
||
作品名稱 |
|
||
作品類型 |
□紅色教育類 □醫學科普類 □師生風采類 □協和風物類 |
||
作品簡介 |
(300字以內,含創作背景、主題、內容亮點等) |
||
版權聲明與承諾 |
本人承諾: 1. 提交作品為原創,未侵犯他人知識產權、肖像權、隱私權等合法權益。 2. 如作品涉及院校內部場景或人物出鏡,已獲得相關單位或個人的拍攝授權。 3. 本人同意主辦方將作品用于院校公益性宣傳、展覽、網絡傳播等非商業用途。 簽 名: 日 期: |
附件2
“光影協和”短視頻大賽參賽單位匯總表
單位:__________(蓋章) 參賽賽道: ____________ 聯系人:________________
序號 |
主創姓名(含團隊成員) |
指導教師(選填) |
聯系方式 |
作品名稱 |
作品類型 |
作品時長 |
主題關鍵詞 |
備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