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上午,北京協和醫學院舉行2018級八年制臨床醫學生人體解剖學實驗課開課儀式。院校領導王辰院校長、張勤副院校長,基礎學院朱明副書記,解剖室老主任曹承剛老師及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系教師共同參加。我校教務處長、人體解剖與組胚學系主任馬超教授主持儀式。
開課儀式是我校人體解剖教學的老傳統之一。儀式上,校領導和學院領導為學生們頒發了醫學生的標志——白大衣。師生們現場為大體老師敬獻鮮花,藉此來對他們為醫學教育發展以身相許的奉獻精神表達崇高敬意。
今年儀式還有一項內容——向顧頡剛先生的骨骼致敬。顧頡剛先生是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和民俗學家,也是我校首位遺體志愿捐獻者。在1980年12月25日其身故后,我校解剖教研室遵照捐獻者他本人的遺愿,將顧先生的遺體制成骨架,供后人瞻仰、追思。
王辰院校長對同學們即將開始的解剖課學習作指導。他強調,人體解剖學是醫學中極為重要的一門課程,遺體捐獻者是蕓蕓眾生中具有極致奉獻精神的人,協和八年制學生是承載著中國醫學界希望的領軍人才。希望同學們通過解剖學課程,不僅學習人體的“構”和“造”、“常態”和“異常狀態”,而且要真正領悟捐獻者所承載的精神,深存恭敬之心,與無言良師作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的交流,并轉化為今后從醫的不竭動力。
2018級八年制劉屹霄代表同學們發言表示,大醫精誠,大愛無言,無言良師的奉獻和贈予,照亮了醫學生前進的道路。作為協和的一員,絕不會辜負無言良師的信任,將秉承“實事求是”的原則,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人類與疾病的抗爭永不停止,作為未來的醫務工作者,定會永葆初心,不忘使命,修仁行義,在醫學事業上書寫自己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