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簡介
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立于1956年,北京協和醫學院成立于1917年,中國醫學科學院與北京協和醫學院(簡稱“院校”)自1957年起實行院校合一的管理體制,是我國最高醫學研究機構和最高醫學教育機構。院校始終牢記初心使命,以引領我國醫學科技教育發展和維護人民健康為己任,教育人才輩出,科研碩果累累,醫療領銜行業,為我國現代科學醫學體系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院校已發展成為擁有19個研究所、6家附屬醫院、9所學院、106個院外研發機構,集醫教研產為一體的國家級綜合性醫學科學研究機構。
學院簡介
北京協和醫學院落成于1921年,同期建立公共衛生學科。1989年,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成立。2018年,北京協和醫學院率先建立群醫學學科。北京協和醫學院一直秉承著“大醫學 大衛生 大健康”的群醫學理念發展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科,2019年群醫學獲批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建設項目支持。2020年7月16日,為推進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醫學科技創新體系核心基地和一流學科建設,原公共衛生學院更名為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2022年2月,學院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10月,北京協和醫學院被批準認定為首批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高校。
學院按照“高層次、研究型、國際化”的辦學要求,招收、培養群醫學、流行病和生物統計學、公共衛生、生命倫理學、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老年學等專業的碩士、博士。學院高度重視博士后隊伍的建設,建立博士后人員“選培育用留”工作體系。
邵瑞太、楊汀課題組簡介
一、邵瑞太教授簡介
邵瑞太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世界衛生組織慢病預防控制資深專家,慢性病政策、研究和創新牽頭人,曾任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副院長和原衛生部疾病控制司副司長。目前主要社會兼職有國家殘疾預防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國際慢病智庫專家組執行組長,國家呼吸病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社區慢性病預防專家委員會委員等。
邵瑞太教授團隊已與國內外慢性病預防控制、營養學、環境科學、流行病學、實施科學、循證公共衛生等領域的權威機構如世界衛生組織總部相關業務部門、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芬蘭國家衛生與福利院、印度公共衛生研究所、日本厚生省、泰國健康促進基金會、新加坡健康促進局、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健康促進基金會等國際知名機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日友好醫院等國家醫學研究、疾病控制和醫療專業機構和國內外知名大學,以及國內外權威專家和團隊建立長期合作機制并開展實質性合作。近期,在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的指導和支持下,邵瑞太教授團隊已在國內多個地區(如北京、山東、廣西、河南、甘肅、黑龍江、深圳等地)建立研究項目現場和基地,開展人群慢性病或者共病隊列并開展干預和實施性研究。
二、楊汀教授簡介
楊汀教授,中日友好醫院呼吸中心副主任、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PCCM)副主任,博士生導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呼吸康復領域專家,兼任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呼吸病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慢阻肺聯盟副主席、中國基層呼吸聯盟副主席兼秘書長等。主要研究方向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康復和呼吸生理等,已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4項(含國自然3項)、省部級科研項目4項,作為分課題負責人和骨干參與多項科研項目,在Lancet等雜志發表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SCI論著40余篇。
邵瑞太、楊汀教授課題組開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群醫學及公共衛生的理論、方法研究與應用;(2)慢性疾病的預防控制策略和實施研究;(3)慢阻肺病的人群隊列及綜合干預研究;(4)人群共病復合病隊列建設。
博士后招聘
研究團隊2023年計劃招聘博士后2名,歡迎有志于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優秀年輕科研人員加入。
一、申請條件
1.申請者應具有預防醫學、臨床醫學、群醫學、數理統計、公共營養、公共衛生、衛生經濟等相關專業的博士學位及研究經歷,具有公共衛生、臨床醫療工作背景并具有基礎流行病知識者優先;
2.具有良好的英語讀寫和交流能力,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文章,以第一作者發表過SCI文章者優先,有海外學習和工作經歷者優先;
3.進站時年齡原則上為35周歲及以下,獲得博士學位一般不超過3年或進站6個月內獲得博士學位;
4.進站后人事關系轉入院校,確保能夠全脫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站研究時間2-3年;
5.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具有良好的敬業精神和團隊協作精神,品學兼優,遵紀守法,無不良記錄,身體健康。
二、薪酬待遇
1.博士后待遇按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博士后管理相關規定執行。
2.鼓勵申請“協和青年學者支持計劃”和“協和海外青年學者支持計劃”,入選者分別給予不低于40萬元/年、50萬元/年薪酬待遇。未入選以上計劃者,薪酬18-20萬元/年,未享受博士后公寓者可享受住房補貼。可根據工作情況,參照課題績效獎勵方法,給予績效獎勵。
3.支持作為課題負責人申請博士后基金和國家級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基金;博士后可納入醫學健康科技創新工程崗位支持對象范圍,可參照在編人員參加教師崗前培訓,依托院校申請認定高等學校教師資格。在站滿2年者,可申請副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提供各種專業培訓機會,包括海外合作學術訪問與交流,支持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活動。
4.暢通職業發展路徑。將優秀博士后選聘作為提升院校青年科技人才質量的重要舉措,將博士后作為院校新增科研人員的主要來源。除引進人才外,院校(含各所院)的科研、教學崗位,原則上從優秀博士后中選聘。優秀博士后出站,滿足院校準聘長聘系列教職聘任條件者,可申請助理教授崗位;成績特別突出者,可直接申請準聘副教授崗位。獲聘者按照引進人才待遇給予薪酬、安家費、科研啟動費等各項支持。
三、應聘材料
1.詳細的個人簡歷:包括學習工作經歷、主要研究工作內容、代表論文論著清單以及三篇同行評議論文代表作全文、獲獎情況;
2.請提供兩封推薦信及推薦人的聯系方式;
3.博士后期間的研究計劃、預期目標等。
四、招聘程序
1.申請:申請人請通過電子郵件提交個人簡歷、相關證明材料以及代表性論文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聯系人:趙藝皓,13120201856。郵件主題:申請人姓名+邵瑞太、楊汀課題組博士后申請+畢業學校/工作單位+專業。
2.審核:經初選合格者將電話通知面試,未通過初選者恕不另行通知。面試通過者登陸“中國博士后網站”注冊,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3.入職:辦理報批及進站手續。
報名截止日期:2023年3月31日。
以上應聘材料會嚴格保密,初選合格者將盡快安排面試,歡迎優秀青年人才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