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宣部宣教局、全國婦聯宣傳部、國家衛健委直屬機關黨委、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局通過人民網、中國婦女網聯合發布“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
此次發布的“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共20人。她們是:
用生命踐行醫者誓言的湖北省武漢市協和江北醫院消化內科醫生夏思思;
不幸感染病毒,治愈后第一時間重返戰場的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急救中心護士郭琴;
嚴把每一個關口,因地制宜優化就診流程的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急救科護士長何雯;
接診三千余名發熱病人,被同事稱為“葉堅強”的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呼吸內科醫生葉黎文;
騎行4天3夜300公里返崗的90后女孩,武漢江夏區金口中心衛生院范湖分院醫生甘如意;
本院上一線最早、堅持時間最長、年紀最大的病區主任武漢市漢口醫院呼吸內科主任蔡志芳;
被稱為危重病房里醫術精湛的“拼命三郎”的國家支援湖北醫療隊北京醫院腎內科主任毛永輝;
北京協和醫院內科ICU護士長夏瑩
ICU病房里永不知疲倦的“大管家” ,帶領團隊48小時新建重癥病房的國家支援湖北醫療隊北京協和醫院內科ICU護士長夏瑩;
用無微不至的護理和關愛給患者傳遞希望的國家支援湖北醫療隊中日友好醫院大外科科護士長、支援湖北重癥護理隊隊長趙培玉;
通過中醫傳統醫術促進患者康復的國家中醫醫療隊隊員、廣安門醫院護理部副主任郭敬;
用中西醫結合、中醫為主治療救助患者,火線入黨的國家中醫醫療隊隊員、西苑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王冰 ;
接力曾參加抗擊“非典”的母親,奔赴戰“疫”前線的北京世紀壇醫院急診科護士劉宇航;
將感恩化作行動,讓愛在接續中放大力量的汶川女孩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內科四病區護士佘沙;
從金銀潭到火神山,用專業和愛心救治護理患者的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火神山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宋彩萍;
守護病患、守護同事,被稱為“硬核”護士長的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火神山醫院重癥醫學一科護士長陳靜;
從武昌醫院轉戰火神山醫院,沖鋒在前打頭陣的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火神山醫院護理部副主任仲月霞;
帶領護理團隊第一批進入重污染區,悉心把關守險的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武漢市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三科護理六組組長路美;
“一人一冊”,精細診療,第一時間提高防護等級的中部戰區總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江曉靜;
恪盡職守,連續奮戰,用生命書寫抗疫大考答卷的南京市中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徐輝;
悉心照護病患,贏得最萌鞠躬禮的“護士媽媽”,浙江省紹興市中心醫院大內科護士長曹玲玲。
“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上的20名女醫務人員是新時代優秀女性的代表,是廣大女醫務人員的典范。
據悉,目前全國有超4萬名醫務人員馳援湖北,其中女性占絕大部分。廣大女醫務人員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義無反顧沖上疫情防控第一線;她們訓練有素、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她們不畏艱險、夜以繼日、連續奮戰,展現了救死扶傷、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用實際行動書寫了中國女性敢于擔當、甘于奉獻的動人故事。
今天“三八”國際婦女節讓我們一起致敬戰“疫”中的每一個她!
一起來了解入選其中的協和醫院夏瑩護士長
首批協和援鄂隊員夏瑩:敬業忘我是一種習慣
作為北京協和醫院第一批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成員,夏瑩剛結束醫院的過年值班便馬不停蹄地奔赴武漢。一個月來,她迅速適應并改造陌生環境,不僅完成了協和重癥病房從無到有的創建,還整月未休地撲在一線,承擔了臨床護理、統籌協調、物資管理以及新隊員防護培訓等多項工作。“她能連熬24小時以上不合眼,我們心疼地勸她休息,可她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夏瑩以她的低調務實,忘我工作,贏得了醫療隊隊員們的交口稱贊。
從無到有 親力親為的大管家
夏瑩是內科ICU護士長、主管護師,曾獲得ICU、腫瘤專科護士及GCP培訓證書,1998年至今先后在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病房、肺癌中心及保健醫療部ICU,內科ICU擔任護士長。還參加過抗擊非典第一線的臨床救治工作。面對這次疫情,夏瑩第一時間就報了名。抵鄂后,夏瑩從梳理流程、整理物資、臨床護理、防護培訓與督導等著手,小到給患者拍背、吸痰和換床單,以及幫隊員們逐個穿脫、檢查防護服,她都事無巨細、親力親為。
隨著疫情進展,北京協和醫院整建制承接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重癥加強病房的建設,夏瑩和同事們從無到有,在完全陌生的環境中,用48小時創造了新建病房的奇跡。她將協和護理管理的精髓融入新病房管理,嚴抓護理質量、精細管理,加強醫護配合,明確護理崗位職責和流程,制定護理核查表,落實病室規范管理,隨著病房的運轉逐步走向正軌,她也成了大家心目中當之無愧的病房大管家。
夏瑩帶領隊員們梳理、整理物資
敬業愛崗 不知疲倦的永動機
北京協和醫院護理部主任吳欣娟這樣評價夏瑩。“她吃得少,睡得少,工作起來沒白天沒黑夜,頂住了各種風險和身心壓力,給后續隊員們打下堅實基礎;為了確保醫務人員零感染,她帶領首批10余名隊員給后續支援的外省隊員和百余名協和新隊員做防護培訓和督導檢查;作為病房物資的調度員,她要統籌管理各類物資以確保有效使用;面對紛繁瑣碎的工作,她能連熬24小時以上不合眼,我們心疼地勸她休息,可她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吳主任邊說邊心疼地哽咽著:“在完全陌生的工作環境中,面對如此工作強度和身心壓力,即便工作多年也很少得見,她們是真的不容易。”
重癥醫學科副主任周翔評價夏瑩:“她一干起活來就忘記時間,有熱情、肯投入、講奉獻,用自己的行動感召了一大批人。”隨著病患病情的復雜度提升,協和團隊的治療方案也隨之升級,為了進一步協助醫療操作,夏瑩用專業、全面的護理技術,在病區完成了首例持續腎臟替代治療,并為其他護理人員提供技術指導及培訓,提升了重癥病區的整體護理質量。談到這些身先士卒的案例,隊員們都佩服夏瑩的樂業不倦。
夏瑩與同事一起護理病患
身先士卒 寬嚴相濟的暖心人
夏瑩對待工作嚴肅認真、對待同事春風化雨,是典型的是非分明、外冷內熱型護士長。工作中她總是沖在最前面,躬身垂范做表率。在隊員趙靜的回憶里,她業務一流,查房時常跟著醫生挨個病人轉,親自負責醫囑實施和發藥等細節,給隊員們做了優秀示范。
私下里,92年就參加工作的夏瑩又是隊員們的知心大姐,駐地酒店的飯菜太辣導致有的隊員消化不良,她便反復叮囑食堂每餐務必保證有免辣菜品,并且建議自選辣椒醬;有隊員腹痛惡心、身體不適,她更是第一時間協調會診,并調撥治療藥品,給生病的隊員換班調休;她擔心隊員們因超負荷工作而勞損的腰背,給大家申請了腰托護具。她總是貼心地囑咐身邊的同事勞逸結合并催促大家抓緊休息,唯獨自己像個上了發條的永動機,一刻也不知疲倦。
在內科黨總支書記賈青眼中,夏瑩“只是默默無聞的工作,這就是她的風格”。她低調做人,面對媒體的采寫要求,她總是輕言婉拒;她高調做事,在籌建病房與病房管理中事無巨細親力親為。她以樂觀、向上的情緒影響著醫療隊員們,在疫情肆虐,生死一線的戰“疫”前線,如春風化雨,似雨后天晴,給隊員們帶來更加堅定的必勝信心。
夏瑩為隊員們作防護培訓
(新聞中心整理,資料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協和醫院官方網站)
點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