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離開西柏坡,動身前往北京,毛澤東同志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這一天,也被稱為“趕考日”。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持續推進院校群團工作,3月22日,在“趕考日”前一天,院校團委、工會組織團青、婦工干部赴西柏坡開展學習實踐活動,來自院校機關、協和醫院、腫瘤醫院、整形外科醫院、基礎所等所院的17位職工參加活動。
22日上午,隊伍來到西柏坡紀念館廣場,在“五大書記”銅像前,緬懷革命先烈,牢記入黨使命。隨后,隊伍來到西柏坡陳列館、中共中央舊址及中央青委舊址,聆聽講解員解讀崢嶸歲月,追隨“新中國從這里走來”的歷史足跡,感受“中國命運定于此村”的重大意義,領悟以“兩個務必”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的豐富理念,學習“趕考精神”在新時代下的新內涵。
下午,隊伍來到西柏坡中學,走訪慰問院校派出干部、中央和國家機關第25批青年支教幫扶隊隊員吳琦同志,與中心學校領導、幫扶隊隊員等開展交流座談會。會上,西柏坡中學校長韓愛忠介紹了學校發展歷程、教育教學等工作情況。隊伍深入了解教育幫扶在當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并贈送學習物資。
為期一天的參觀學習,讓全隊職工受益匪淺,大家紛紛表達自己的學習心得和感想。
在參觀學習的過程中,對黨的初心使命、奮斗目標有了更深入的體會,對西柏坡精神有了進一步認識,同時也看到革命時期黨組織和領導人對青年、對醫務工作者的高期待、高要求,是七十多年后的我們仍當牢記與遵循的。此外,在西柏坡中學交流慰問過程中,看到支教幫扶隊隊員們身上體現出新時代黨員青年的風貌,全心全意為學生、為教育事業奉獻的精神令人觸動,這更加激勵醫學青年向老師們學習,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鄒垚 協和醫院
我們黨在西柏坡時期形成的西柏坡精神,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是我們黨寶貴的精神財富。恰逢“趕考”日,重溫趕考精神,帶著學習來,帶著思考走,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干部群眾大力弘揚西柏坡精神,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城市建設突飛猛進,綜合實力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面對新世紀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就要進一步繼承和發揚西柏坡精神,才能把我們的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余權 腫瘤醫院
在“趕考日”來臨之際,我們走進西柏坡,到中共中央舊址、西柏坡陳列展覽館學習參觀,聽著講解員介紹,看著歷史舊跡,更加深刻感悟到“新中國從這里走來”的艱辛歷程和老一輩革命家的崇高境界。同時,在西柏坡中學交流慰問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支教隊員們身上無私奉獻的紅色精神,他們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為學生提供知識,做好榜樣。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懷揣趕考精神,前赴后繼,奮勇前行。
——秦上智 藥植所
在西柏坡,我瞻仰了老一輩黨的領導人工作和生活的舊居,在那樣一個條件落后的環境下,老一輩黨的領導人卻指揮千里之外的人民軍隊取得了三大戰役的偉大勝利,從而為解放全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之后在西柏坡中學學習交流過程中,深深體會到支教老師們身上的那種全心全意為學生、為教育奉獻的精神,激勵我們在之后的學習和工作中,要與人為善,常做好事,多為身邊人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劉盛宇 信息所
在3·23“趕考日”前夕,我們來到西柏坡革命紅色教育基地,在這里重溫歷史。我們要常思趕考之責,多溫趕考之路,始終保持“進京趕考”的精神狀態,不斷警醒、鞭策自己,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旺盛的斗志投入到工作之中,為學生工作作出更大的貢獻,要緊緊圍繞學生,多為學生辦好事、辦實事,做好學生的貼心人、暖心人。
——王曉婷 護理學院
西柏坡是人們心中的革命圣地,也是回溯初心,汲取信念和力量的紅色熱土。在這里,隊伍重溫了中共中央組織指揮“三大戰役”、召開七屆二中全會、籌建新中國等重大歷史事件的過程,深刻領悟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歷史意義。今后,將繼續發揚“趕考”精神,不斷學習“兩個務必”的深邃思想,弘揚西柏坡精神,走好新時代“趕考路”,做好院校群團工作,為院校發展、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文字作者:任冰杰
供稿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
供稿部門:團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