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免疫治療是繼手術、放療和化療后的第四大治療方法,其中PD-1/PD-L1是目前最熱門的靶點,其單抗藥物臨床效果顯著,作用瘤譜廣,可大大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使患者帶瘤生存成為可能。目前針對PD-1/PD-L1的藥物僅有單抗藥物,世界上尚無小分子免疫治療劑上市。因此,在中國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口服PD-1/PD-L1小分子抑制劑,將提高我國腫瘤免疫治療藥物的研究水平,以及藥物的可及性,受惠于廣大患者。
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2017-I2M-1-010)的資助下,藥物研究所陳曉光研究員團隊研究創立了一整套小分子免疫治療藥物的篩選及評價體系,在此基礎上,在藥物化學家參與下,設計合成了系列化合物,經過各學科通力協作,從前期化合物設計合成、體內外篩選模型建立,到化合物活性評價、結構優化、藥效研究和初步安全性評價,獲得了2類結構不同的PD-1、B7-1/PD-L1小分子抑制劑,在合成藥物化學研究室馮志強研究員課題組、藥物代謝室李燕研究員課題組、藥物分析室馬辰研究員課題組和藥物制劑室劉玉玲研究員課題組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系統的成藥性評價,確定了候選化合物。
為加快推進上述研究成果的轉化,加強產學研用緊密合作,在2017年9月,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與天津紅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靶向PD-1/PD-L1的腫瘤免疫治療小分子藥物IMM-H010及其制劑的技術轉讓合同。合作雙方將盡快推進該品種的臨床前開發研究,預計于2018年遞交臨床研究申請,力爭使該項成果成為全球首個進入臨床研究的口服PD1/PD-L1小分子抑制劑。
為使該類新藥早入進入國際市場,在國際腫瘤免疫治療小分子藥物的研發中占有一席之地,采用技術合作、同船出海的合作模式,在2017年10月,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與杭州阿諾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口服PD-1、B7-1/PD-L1抑制劑IMM-H008的技術轉讓協議。雙方將合作進行該抑制劑的研究開發,并在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申請、各期臨床研究和新藥上市申請等方面進行分工合作,預計2019年實現中美同步申報并推進臨床試驗。
隨著研發成果的轉化的實現,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的持續資助下,藥物研究所將與合作方緊密合作,快速推進口服PD1/PD-L1小分子抑制劑的臨床開發,實現品種盡早上市。
(藥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