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6日,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何玉先課題組、王健偉課題組及北京協和醫院李太生課題組合作在Science Advances發表了題為“Cross-reactive neutralization of SARS-CoV-2 by serum antibodies from recovered SARS patients and immunized animals”的論文。研究報道了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SARS-CoV)的血清抗體對新冠病毒SARS-Cov-2具有交叉中和作用。
目前,新冠病毒(SARS-CoV-2)在全球的爆發流行已導致5000多萬確診病例,其中超過120萬人死亡,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社會經濟穩定。因此,當務之急需要從全方位對新冠病毒的生物學特征進行深入的科學研究,以便盡早開發出有效的預防疫苗和治療藥物。
由于新冠病毒與2002年底爆發的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SARS-CoV)在序列結構上具有高度同源性,均利用ACE2作為感染細胞的功能受體,研究二者之間的免疫交叉反應特別是中和抗體應答對疫苗設計和免疫治療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指導價值。本研究中何玉先教授課題組通過與北京協和醫院感染科合作,首先對20份SARS-CoV感染者恢復期血清進行了鑒定,發現患者血清抗體能夠與來源于SARS-CoV-2刺突蛋白(S)的多種重組抗原免疫反應,如S胞外區、S1亞基、受體結合區(RBD)和S2亞基等,并有效拮抗SARS-CoV-2假病毒對靶細胞的入侵感染。進一步,利用SARS-CoV重組 S和RBD免疫的小鼠和兔血清的研究結果表明,針對SARS-CoV的中和抗體能夠有效交叉并中和SARS-CoV-2病毒。研究還發現:中間宿主果子貍來源的SARS-CoV毒株RBD在免疫動物體內比人源SARS-CoV毒株RBD能夠誘導更加強效的交叉中和抗體,為研發針對新發冠狀病毒的通用型疫苗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2017-I2M-1-01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630061和82041006)等項目的資助。病原生物學研究所朱園美、于丹葳和北京協和醫院韓揚為并列第一作者,病原生物學研究所何玉先研究員、王健偉研究員和北京協和醫院李太生教授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論文鏈接: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45/eabc9999
文字|病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