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回望協和求學歲月,您印象最深的一門課程是?
A:楊蔭昌老師講的神經解剖。現在聽課和自己講課幾乎都是用ppt了,而楊老師每次上課都在黑板上畫圖,把每一個神經傳導束畫得非常清楚,學習時只要跟著老師畫一遍,課程的內容就很容易記下來了。楊老師甚至有時候在背對黑板時,也能直接在黑板上指出正確的位置,讓人非常贊嘆。
Q:在協和的求學經歷給您的職業生涯/人生發展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A:協和的老專家是協和三寶之一,在這些老專家身邊就能感受到這種力量。求學期間能有機會近距離得到陳元芳教授的指導,頗有感慨。在正式工作后,我在眼科的張承芬教授、胡天圣教授身邊工作和學習,更能切身感受到那種心無旁騖、一心治學的精神。身邊的榜樣時刻激勵著年輕人奮斗前行。
Q:母校落成開幕百年之際,您對目前就讀于此的學弟學妹們有什么寄語?
A:這八年是人生中最寶貴、最純粹的一段時間。去珍惜時間感受醫學的魅力吧!
Q:回望協和求學歲月,您印象最深的一門課程是?
A: 大三的組織胚胎學。葉唯三老師是個非常可愛的老頭,面相文雅慈祥,言語幽默風趣。記得第一堂課葉老師就打趣說我們這個年紀的女生正處在最好的生育年齡,應該休學一年完成生育大計然后繼續上學,最后生活學業雙豐收,而且一般男方要年長七歲左右孕育的后代智商最佳。當時八年制里還從未有過畢業前結婚的先例,這是多么的語出驚人、思想前衛!現在回想起來,協和的老師們多么智慧,他們會把枯燥的醫學知識點講授得活靈活現,從而給我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寓教于樂的互動也是協和校園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Q:在協和的求學經歷給您的職業生涯/人生發展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A:在協和古香古色的校園里,會讓人不自主的靜心斂氣;在協和師長們傳道授業解惑中,會感受純粹和深耕的力量。這些對一個未來要以救死扶傷為己任的年輕人是最重要的精神引領;在現今這個充滿變數和誘惑的社會里,這也尤為珍貴。
Q:母校落成開幕百年之際,您對目前就讀于此的學弟學妹們有什么寄語?
A:祝愿學弟學妹們,在協和這個最好的醫學殿堂里,度過你們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為了最純粹的夢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也必將收獲最碩果累累的耀眼未來。
張遇升 臨床醫學(八年制)2000級校友
北京協和醫學院醫學博士,霍普金斯大學MPH&MBA,Sommer Scholar。杏樹林公司創始人/CEO。
Q:回望協和求學歲月,您印象最深的一門課程是?
A: 普通內科。嚴格的要求、認真的訓練。讓我明白了什么是精益求精,什么是高標準。
Q:在協和的求學經歷給您的職業生涯/人生發展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A:學會了如何學習、如何高標準地做事;更明白了“醫學濟人道”的道理,醫學最終是服務到患者。
Q:母校落成開幕百年之際,您對目前就讀于此的學弟學妹們有什么寄語?
A:祝福學弟學妹們愛自己、愛家人、愛病人、愛國家,一起創造一個有愛、健康的世界。
陳芷珉 臨床醫學(八年制)2001級校友
就職于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腎臟病中心,副主任醫師,2015年-2016年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公派留學。主持國家級、省部級課題4項,發表學術著作20余篇,其中SCI收錄13篇。
值此母校百年華誕,
祝愿母校為祖國培育更多的優秀人才,
創造新的輝煌!
Q:回望協和求學歲月,您印象最深的一門課程是?
A: 人體解剖學。第一次真切地感受人體的奧秘和大體老師的崇高精神,從上解剖課的第一節課直到最后送別大體老師為止,這些記憶都深深地刻在內心里。
Q:在協和的求學經歷給您的職業生涯/人生發展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A:協和的求學經歷,不但給了我充足的知識,讓我從容面對未來的職業,更是教會了我作為協和人的協和精神!雖未來仍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但協和給了我強大的內心和堅韌的羽翼!
Q:母校落成開幕百年之際,您對目前就讀于此的學弟學妹們有什么寄語?
A:你們是帶著夢想來到協和,不是享受生活,而是接受鍛煉,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踏踏實實的學習、實習,銘記自己身上的職責,等到畢業離開協和走上社會,帶著協和精神,成為一名優秀的協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