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回望協和求學歲月,您有哪些最深的課程/記憶?
A:變態反應學:老師講課風趣;課程實用;還是唯一一門不考試的課程(笑)。
Q:在協和的求學經歷給您的職業生涯/人生發展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A:協和的教育給自己的醫學事業打下了堅實的知識基礎,培養了一切從患者出發的習慣,讓我更加重視臨床業務能力。此外,科研也應從臨床出發,努力解決臨床問題。
Q:母校落成開幕百年之際,您對目前就讀于此的學弟學妹們有什么寄語?
A:珍惜在協和的每一節課、每一次見習實習機會、每一次向老師討教學習的機會,打好基礎,培養好自己的臨床思維、操作以及科研能力,為自己的醫學生涯打好基礎。
Q:回望協和求學歲月,您有哪些最深的課程/記憶?
A:課程:內科學/診斷學;實習科室:普通內科。進入協和醫院工作之后,我才真正體會到內科學授課老師和診斷學帶教老師都是真正的大咖。他們能夠在百忙之中給我們這些年輕的醫學生深入淺出講好每一節課,仔仔細細改好每一份病歷,他們不僅僅教會我們如何診斷和治療,更是為我們樹立了心目中“良醫”的榜樣。
Q:在協和的求學經歷給您的職業生涯/人生發展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A:北京協和醫學院的求學經歷讓我自然而然的選擇了協和醫院的內科作為我的職業起點。協和的臨床教學和實習經歷,在我心中深深烙下了一個“醫生”應有的樣子,只有在協和才有機會心無旁騖的治病救人,更有許多志同道合的同事值得信賴和托付。工作后也曾經經歷過離職潮,但是我沒有動搖過,因為看到病人轉危為安、家屬深情致謝場景時生發出的成就感,這是任何其他職業都無法獲得的。
Q:母校落成開幕百年之際,您對目前就讀于此的學弟學妹們有什么寄語?
A:醫生是一個需要奉獻精神的職業,或許有很多因素可能影響你畢業后繼續做醫生的決定,但是母校教會你的這些知識和技能、以及這八年里的所有見識,會幫助你發掘自己內心的沖動。如果可能,認認真真當幾年臨床醫生,享受這個職業帶來的酸甜苦辣,對整個職業生涯都將大有裨益。
醫學博士,現就職于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現任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 睡眠呼吸障礙學組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呼吸康復專業委員會 青年委員會委員;陜西省保健協會呼吸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陜西省保健協會心肺預防專業委員會委員;陜西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一屆呼吸病專業委員會委員;陜西省國際醫學促進交流會慢性病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
Q:回望協和求學歲月,您有哪些最深的課程/記憶?
A:八年的學習生活,無論是在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兩年半的醫預階段學習,還是回到協和五年半的醫學專業學習,每一位老師,每一門課程,都是我在求學道路上汲取知識和力量的源泉,都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影響我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回想起來,整個八年的學習生活對于后期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有很大的影響和幫助。
Q:在協和的求學經歷給您的職業生涯/人生發展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A:協和的求學經歷,不僅僅是學習醫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做人、學做事。林巧稚、吳階平、張孝騫等老一輩先驅的感人事跡和老師們的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時刻都在向我展示和傳承著“嚴謹、博精、創新、奉獻”的百年校訓。2003年SARS疫情暴發時,老師們和師兄師姐們投身抗擊一線的決然身影,正是我奔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動力源泉。
Q:母校落成開幕百年之際,您對目前就讀于此的學弟學妹們有什么寄語?
A:畢業后漸漸感受到協和給予我們的專業精神、臨床思維、嫻熟技能等帶來的影響,這些每時每刻都影響著我。它們是我們不會愧對每一重身份的堅強支撐和寶貴財富,也是一直讓我為之自豪的,請各位師弟師妹們一定要珍惜。學醫之路很漫長,從醫之路很艱辛,讓我們共同白衣執甲、不負初心。
現就職于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乳腺專業委員會青委副主委,北京健康促進會乳腺癌防治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JCO中文版、《中華乳腺病雜志(電子版)》、《臨床與病理雜志》中青年編委、《中國醫學前沿雜志》等審稿專家。
百年華誕,師恩難忘,諄諄教誨永記心中!
莘莘學子,守衛健康,共筑中華偉大復興!
Q:回望協和求學歲月,您有哪些最深的課程/記憶?
A:人體解剖學。那是從北大來到協和校園后接觸的第一門課程,也是真正意義上最早開始接觸醫學的課程之一。當時的解剖學老師特別認真細致而且和藹,當時他摸著一塊骨頭就會講許多內容,聽到此大家倍感驚奇和興奮。此外,雙語授課雙語考試的模式給大家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
Q:在協和的求學經歷給您的職業生涯/人生發展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A:協和給學生的教育不僅是課堂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激勵和撫慰。協和有一批兢兢業業、平易近人,對病人和藹耐心,對臨床精益求精,卻又淡泊名利的老教授,他們是我們的榜樣,他們是支持大家在協和這樣一個相對小的校園里堅持求學的動力源泉之一,也是大家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后能夠不忘初心、努力拼搏的精神動力。
Q:母校落成開幕百年之際,您對目前就讀于此的學弟學妹們有什么寄語?
A:希望學弟學妹們能夠堅守自己的理想,珍惜在學校的每一分鐘,用協和的精神滋養自己,這將是大家未來無論是否成為醫生都將獲益一生的財富!
醫學博士。畢業后于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外科工作至今,從事乳腺外科疾病的診斷、治療和臨床與基礎研究工作,擅長乳腺癌手術及相關治療和全程化管理,尤其擅長復發及轉移性乳腺癌的綜合治療。社會任職:北京市乳腺病防治學會青年委員會委員,中國慢性病防治協和青年委員,中國預防性醫院協會青年分會委員。
Q:回望協和求學歲月,您有哪些最深的課程/記憶?
A:解剖學。真正意義的接觸醫學事業,第一次真正的體會對生命的敬畏。九號院的解剖室留下了大片的青春記憶。良好的解剖學功底為今后的外科醫師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Q:在協和的求學經歷給您的職業生涯/人生發展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A:協和求學八年,協和的精神深入骨髓。讓我最后決定留在協和醫院繼續職業生涯的也是這份情誼。一日協和人,終生協和人。
Q:母校落成開幕百年之際,您對目前就讀于此的學弟學妹們有什么寄語?
A:既然選擇這份崇高的事業,就讓我們堅持初心,世間喧鬧我自寧靜。既然已為協和人,就讓我們勇于擔當,明日協和之輝煌在我們在你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