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上午,北京協和醫學院落成100周年暨中國醫學科學院建院65周年紀念大會在協和醫學院壹號禮堂召開。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農工黨中央主席、中國紅十字會會長陳竺院士,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秘書長李斌,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名譽主席,第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韓啟德院士,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志珍院士,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黨組書記馬曉偉,科技部副部長張雨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院士等出席大會。
上午9時,紀念大會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
大會以視頻形式重溫北京協和醫學院落成百年和中國醫學科學院建院65年來的發展歷程,回顧了百年協和與國家共命運、與人類同呼吸的奮斗史。

陳竺副委員長高度肯定了院校對我國現代醫學發展作出的卓越貢獻,開創了我國醫學領域眾多學科,培養造就了一大批享譽海內外的臨床醫學家、醫學教育家、醫學科學家、護理學家和醫政管理學家,為國內眾多重要醫學機構的組建、成立和發展提供協和智慧和人才支柱,成為我國現代醫學發展的重要源頭和搖籃。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斗爭中,院校在病原確證、動物模型、治病機制、傳播途徑、疫苗研發、政策建議等方面產出多項硬核成果,充分彰顯了醫學科技領域國家隊、排頭兵的作用和價值。對于院校發展,他提出四點要求,要深化醫學教育改革,構建新時代醫學教育培養體系;要深化生命健康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國家醫學科技創新體系核心基地;要精準對接人民群眾健康需求,構建中國特色優質高校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要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李斌副主席指出,作為我國現代醫學教育的開拓者,協和的一百年是哺育英才、開拓中國現代醫學教育和科學研究的一百年,是醫者仁心保護和增進人民健康福祉的一百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新挑戰、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新任務和世界醫學發展的新要求,希望院校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醫科院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科技三會”的講話精神和關于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要求,牢固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理念,把保障人民健康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充分發揮院校醫教研一體的優勢,統籌做好各項工作,加強與國際同行的交流對話,為全球健康治理貢獻中國智慧,不辱使命、不負重托,努力譜寫新的更加卓越輝煌的百年華章。

馬曉偉主任在發言中充分肯定院校在醫學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決策戰略咨詢等方面的突出貢獻。他指出,一代代協和人秉持“尊科學濟人道,助眾生求福祉”的協和精神,弘揚“悲憫、專注、自省”的協和文化,團結凝聚一代又一代醫學工作者,與祖國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為我國近現代醫學發展和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貢獻。希望院校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醫科院的重要指示,堅持黨的領導,立足新起點,強化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以教育為本,堅持科技創新和管理體制創新,服務健康中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以更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把院校建成高等醫學教育創新的主引擎和我國醫學科技創新的核心基地,為促進衛生健康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院士代表院校致辭表示,百年來,作為中國生命科學的策源地、在中國提倡、傳授和實踐科學醫學的發源地,協和醫學院將“科學醫學”(scientific medicine)引入中國,引領了中國現代醫學的方向,繪就了中國現代醫學的一條主線。百年間,協和醫學院站起了一批醫學領域世界級巨擘,培養了中國大部分臨床、護理和公共衛生學科的宗師。面對新百年,院校謹遵習近平總書記指示,深知院校事業關乎中國醫學事業、衛生事業,進而關乎國家安全、經濟發展、社會文明、人民福祉,將繼續弘揚“尊科學濟人道,寓高貴于樸實,以天下為己任,助眾生求福祉”的協和精神,積極謀劃醫學研究與醫學教育的新篇章。最后,他代表院校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支持,國家之恩,協和圖報。感謝洛氏基金會100年前捐建協和醫學院。感謝社會各方人士、兄弟機構和組織、全體同事、同學和醫學界的同道們對院校事業的支持和參與。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院士代表清華大學和各兄弟高校向協和全體師生和校友表示熱烈祝賀。他表示,北京協和醫學院是我國現代醫學的搖籃,是莘莘學子心中的醫學圣殿,開創了八年制醫學教育、高等護理教育、住院醫師培訓制度和最早的公共衛生實踐,在重大疾病防治、醫學科技發展和創新、高層次醫學人才培養、醫學科技成果轉化、醫療衛生戰略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邱勇表示,清華大學與協和醫學院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共同培養“臨床醫學”專業八年制醫學生,開拓了國際化培養高層次醫學人才的教學改革之路。他衷心祝愿北京協和醫學院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不斷創造出新的輝煌,不斷為我國人民健康、醫學科學事業和醫學教育事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主席芭芭拉·斯托爾(Barbara J. Stoll)女士在視頻致辭中表示,跨越百年,北京協和醫學院一直是頂尖醫學教育的至臻典范。院校引領醫學教育和健康科學的創新研究,發展醫學科學、群醫學與公共衛生,在促進國內和國際合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國外高校代表,牛津大學校長路易斯·理查森教授(Louise Richardson)通過視頻代表牛津大學所有同事祝賀北京協和醫學院落成100周年,表示期待在未來與協和醫學院加深聯系,拓寬合作。

在紀念大會第一部分的最后,學生和教職工代表詠唱校歌《協和頌》。

醫生救治身體,音樂治愈心靈。作為紀念大會第二部分,院校舉辦專場音樂會。天津茱莉亞學院師生使用協和醫學院貝希斯坦鋼琴演奏《祈禱與搖籃曲》等曲目,重現百年前落成典禮上的演出場景。

為展現科學與藝術的融合之美,作為擁有亞洲最古老、中國唯一的劇院管風琴的單位,院校特邀中央音樂學院管風琴演奏家沈媛女士演奏《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協和頌》等作品。
大家在大氣恢弘的音樂中享受藝術,靜思協和,感受百年協和精神感召。

國務院有關部委及直屬機構的領導,北京市及相關區負責同志,部分省市有關部門負責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咨詢委員會學部委員,相關高等學校、醫療衛生、科研機構代表,相關學會組織及合作單位的負責同志,關心支持院校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國際組織代表,校友代表,院校老領導、老專家,全體院校領導,各所院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機關各部門負責人,師生代表等六百余人在主會場和分會場參加紀念大會。

會議由院校黨委書記、副院校長姚建紅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