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人才是醫學衛生健康事業的根本保障。近年來我校通過牽頭引領“新醫科”建設,積極推進課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大力加強招生宣傳,吸引國內外最優秀的生源學醫從醫,已經取得顯著成效,生源質量不斷提升,高考招生分數線不僅在國內醫學院校中遠居首位,而且位于頂尖大學的優勢學科最前列。通過線上線下多平臺多維度結合的創新宣傳模式,在為我校招募優秀生源的同時,也在廣大中學生和家長心目中樹立起大醫學、大衛生、大健康的理念和醫學職業的崇高形象,提升了國內醫學院校的整體招生質量。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一直以來為我校提供優質生源,近三年來每年都有超過3名學生考入協和八年制醫學專業,具有深厚的育人底蘊和優秀的教學傳統。2022年11月9日下午,人大附中逸夫樓報告廳里師生濟濟一堂,共同聆聽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王辰院士帶來的專題學術報告。醫學大咖與優秀學子共話“神圣的醫學”,播種尊科學濟人道的理想,吸引更多少年才俊投身醫學事業。

倡行大醫學大衛生大健康理念
王辰院校長首先用清晰明了、簡潔生動的語言講解了醫學的基本概念、學科構成、歷史沿革以及協和醫學院引領的探索與實踐。他站在“健康與生命是人的終極利益”的高度,深刻剖析了醫學、衛生、健康三個各不相同卻又緊密相連的概念。
王辰院校長提出,二十一世紀是醫學和生命科學的世紀。醫學衛生健康事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源,已成為社會的主流、核心事業。醫學是多學、人學、至學,以自然科學與技術、社會科學與方法、人文學科與文化三大學科為基礎,是一個獨特的、綜合的、巨大的體系。要深刻理解醫學衛生健康事業的意義,立足“大醫學”觀念,將全民健康置于中心位置,從培養俯身救患者的“臨床醫生”到舉首助眾生的“醫生”,準確把握“天人合一”中蘊含的健康依存性,踐行大健康理念,努力創造人、他人、群體、人類、眾生、生態共同健康的健康大同世界。
解碼德厚志遠才盛的良醫培養之道
王辰院校長介紹了協和醫學院的歷史淵源和醫學教育改革新舉措。作為中國現代醫學教育的殿堂、在中國提倡、傳授和實踐“科學醫學”的發源地,進入新百年的協和醫學院以“尊科學濟人道,寓高貴于樸實,以天下為己任,助眾生求福祉”的協和精神,積極探索醫學教育改革和新醫科建設,肇啟“4+4”醫學教育模式,納多學科背景者、愛醫者、天下賢才學醫從醫傳醫,努力培養德厚、志遠、才盛的良醫。
王辰認為,醫患關系是人間最溫暖的關系。醫生是最利己、利他、利父母、利人類、利世界的職業,呼喚優秀學子們選擇情感最堪寄托、能力最堪展現、人生最臻圓滿的學醫之路,歡迎大家報考協和醫學院,共同投身這一為人類謀健康福祉的偉大事業。
聚焦優質生源,點亮醫學夢想
激發和守護青少年對醫學的興趣非常重要。古往今來,許多成就斐然的醫學家的從醫志向,往往萌生于青少年時期的興趣,沿著興趣之光的指引,拓展出醫學事業發展的成功之路。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學醫從醫,對于推動我國醫學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具有特殊意義。院校領導高度重視招生宣傳工作,力爭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引導和激發優秀學生的醫學夢想,吸引包括人大附中在內的優質高中的少年才俊報考協和醫學院,培養成為未來的拔尖創新醫學領軍人才。
本場報告會為協和醫學院校長第一次到人大附中為中學生講課,也開啟了院校正式進入優秀中學宣講的序幕。報告會由人大附中暨聯合學校總校黨委副書記王曉楠主持。高一、高二年級師生共同聆聽了這堂經典生動的醫學導論課。這場報告內容干貨滿滿、深入淺出,兼具權威智慧和人文情懷,引發了在場師生們的強烈共鳴和深邃思考,更讓同學們“腦洞”大開。在提問環節,在場的高中生就基層醫療、公共衛生、人文關懷和醫學創新等問題大膽提問,并表述了頗有見地的觀點。王辰院校長逐一認真回答了同學們的問題,并對同學們積極探索、深入思考的態度加以贊許和鼓勵。通過與心目中偶像級大醫生的面對面交流,全新的理念和觀點在同學們心中激蕩,迸發出思想的火花和求知的渴望,不僅加深了對“大醫學、大衛生、大健康”的理解,更激發了他們對醫學的向往和憧憬,在心中埋下了愛醫、學醫、從醫的種子。

講座開始之前,王辰校長和人大附中校領導座談,并向人大附中敬頒“北京協和醫學院優質生源基地”牌匾。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人民大學關工委常務副主任、人大附中聯合總校名譽校長劉彭芝等及院校招生辦公室、教務處、研究生院、宣傳部等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活動。
轉載自“中國醫學科學院新聞中心”微信公眾號